术形象,而且对茶方面也有突出的描写,集明末至清后期二百来年间各类饮茶之大成。书中写到茶有二百六十多处,涉及
茶道、茶具、用水、茶的品类等方面,咏及茶的诗词(联句)有十余处,为中国小说书上所罕见。书为茶增色,茶为书添香。
茶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
茶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这句话足以说明中国
茶叶丰富多彩的程度,茶类之多为世界之冠。中国的茶区,纵横数千里,南抵海南的五指山,北达山东的荣城县,西迄西藏的察隅河谷,东至台湾的阿里山,遍及18个省(市、区)的946个县(市),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在260万平方公里内都有茶的分布。世界各国的茶种、栽茶和制茶技术以及饮茶风尚,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我国传播出去。目前全世界有60来个国家种茶,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钟情于饮茶。吃茶去。“吃茶去”。一叶茶,取自山野,小而又小,但汇聚了山川之灵秀,日月之精华。
茶叶含有丰富的风味物质、营养成份和药效成份。迄今为止,从
茶叶中分离并得到鉴定的化合物种类达到700种以上,其中有机化合物500多种。古人认为茶能去杂生精,清心陶情,具有“三德”:坐禅时可以提神,通夜不眠;满腹时,可以助消化,轻神气;心烦时,可以去除杂念,平和相处。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崇茶、爱茶,不但自己嗜茶成癖,而且积极提倡饮茶,“唯茶是求”。因此他每次说话前,总要说上一句“吃茶去”,认为吃茶能达到悟道,自此以后“吃茶去”就成为禅林法语。茶不仅为禅林所提倡,而且也是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饮料有如此久远的历史且长盛不哀。茶无好坏,喜好自在人心。“茶无好坏,喜好自在人心”。这世上的茶实在太多了,你没喝过的,远比你喝过的还多。有些茶,你或许永远都喝不到,有些茶你可能永远都不喜欢,由此便认为,这茶好而那茶不好。个人的嗜好自然无可非议,但若因此而产生一种轻视、排斥他茶的心理,就有些遗憾了。事实上,任何一种茶,即使是极小的品类,都有佳处,或许你原来不喜欢,但是喝了几次后,可能慢慢习惯了也慢慢喜欢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境界,而若能品千种茶,不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境界吗?茶无好坏,只有喜欢与不喜欢。因此要善待每一杯茶。要喝这杯茶就好好喝吧,因为这辈子不可能喝到跟这杯一模一样的茶了。(黄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