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茶的介绍
发布时间 2014-08-24 浏览 25049 次
夫:产于福建政和,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以大茶为主体。

政和工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政和工夫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特别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经问世,即享盛名。19世纪中叶,产量达万余担。后因战事摧残,茶园荒芜,至1949年年产仅900余担。嗣后,着力恢复传统品质风格,产量质量均有回升。60年代后,因改制绿茶,仅保持少量生产,年产约800担。

②坦洋工夫: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福建的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其中以坦洋工夫最为出名。

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福安、柘荣、寿宁、周 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炒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 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 埕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在1915年,坦洋工夫与国酒“茅台”同台摘得巴拿马万国会金奖。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③白琳工夫:主产于福建的福鼎,属于小叶种红茶

白琳工夫产于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太姥山地处闽东偏北,与浙江毗邻,地势较高,群山叠 翠,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茶树根深叶茂, 芽毫雪白晶莹。19世纪50年代。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茶,广收白琳、翠郊、蹯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集中白琳加工, 白琳工夫由此而生。20世纪初,福鼎“合茂智”茶号, 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桔 红”,意为桔子般红艳的工夫,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 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 色泽黄黑,内质汤

4.湖红工夫:   主产地是湖南安化、平阳、长沙、涟源、浏阳、桃源、邵阳、平江、长沙一带。

5.宁红工夫:   主产于江西省修水、武宁、铜鼓一带。

6.川红工夫:   主产于四川省宜宾、重庆、雅安等地区

川红工夫产于四川省宜宾等地,是本世纪50年代产生的工夫红茶。四川省是我国茶树发源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四川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形成盆地,秦岭、大巴山挡住北来寒流,东南向的海洋季风可直达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气候温和,年均气温 17--18℃,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最冷的1月份,其平均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 4℃,茶园土壤多为山地黄泥及紫色砂土。

川红工夫外形条索肥壮圆紧、显金毫,色泽乌黑 油润,内质香气清鲜带枯糖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浓亮。叶底厚软红匀。川红问世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多年来畅销苏联、法国、英国、德国及罗马尼亚等国,堪称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

7.宜红工夫:   主产于湖北省的宜昌、恩施等地区。

8.越红工夫:   主产于浙江省的绍兴、诸暨、嵊县一带。

9.浮梁工夫:   主产地江西景德镇一带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景德镇一带古称“浮梁”。

湘红工夫:

主产于湖南湘西的石门、慈利、桑值、大庸等县市,现已被归于“湖红工夫”。 10.台湾工夫:

11.江苏工夫:

江苏不少产茶的地方均有出产。

12.铁观音红茶:   福建省安溪县的蓝田乡黄柏村等地。

13.粤红工夫:   广东的潮安等地

三、红碎茶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1835年 印度阿萨姆开始种茶,茶种是由中国进口的,中国专家还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传授手工制茶方法, 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技术。后来简化制造程序, 取消锅炒,改为发酵、烘焙,生产类似中国工夫红茶 的产品。自1874年W.S.莱尔(W.S.Lyle)发明第 一台揉捻机后,1876年乔治·里德(George Reld)又 发明了切茶机.将条形茶切成短小而细的碎茶,红碎 茶则正式出现。再经近百年的发展,各种新的机具不 断发明,相应的工艺技术不断出现,各类制法大致确 定,产品花色基本定型,消费的习惯已经形成,使红 碎茶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红碎茶按其外形又可细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产地分布较广,遍于云南、广东、海南、广西,主要供出口。   另外,世界很多地方均出产红茶,例如:印度(以大吉岭茶最为珍贵)、东非(以肯尼亚所产最为著名)、斯里兰卡(最著名的是锡兰红茶、印尼(以爪哇岛及苏门答腊为中心)以上种类包含了先今的各类红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