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云南玛玉茶”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2014-09-15 浏览 25151 次
o;墨江玛玉茶”,就位于墨江最美丽的水乡——泗南江沿岸的高山里,海拔低的地方种橡胶,海拔1100米以上的地方种茶树,这就是滇西南的两种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分野。车顺着山路往高处不断跑,泗南江离我们远去,灵秀婉约风光不见了,大自然恢复了墨江常见的雄浑大山特征——质朴、厚重、粗犷,因为这里毕竟是哀牢山南脉的深处,泗南江的一抹清秀,不过是猛虎偶尔在轻嗅蔷薇。

  坝溜是历史上“云南玛玉茶”的原产地

  车过泗南江的时候,赵思伟科长指着江的东边说:“江那边就是墨江县坝溜镇,我曾经在那里挥霍过数年青春——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初期,在坝溜、那哈主抓现代丰产茶园建设,现在你们看到的江对岸的那些台地茶园都是我们那时候搞起来的。”我还没来得及对这位刚满50岁的老茶人表达敬佩之情,他接着说起了坝溜镇与玛玉茶的不解之缘,“这次为什么会带你们来看玛玉茶,是因为绿春县的玛玉茶产地本来是从墨江的坝溜划出去的,在历史上玛玉茶产地本来属于墨江,即便后来划出去,原产地也只划了一部分去绿春,还有大面积的产区留在了墨江,也就是墨江县正在规划的,将墨江县东南部的坝溜、那哈与泗南江等几个乡镇打造成‘墨江玛玉茶’产区。”

  原来,历史上玛玉茶原产墨江县的坝溜镇。在过去坝溜的管辖面积非常大,绿春的骑马坝乡,墨江的那哈乡、泗南江乡过去都属于坝溜。资料显示,云南省墨江县坝溜乡位于县境东南部,海拔在620—2156米之间,面积269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善政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六区,民国28年称坝溜乡。1949年改称坝溜区,1954年将老百、卧马、三楞、土堆、东沙、莫落、玛义7乡划归绿春县;1958年称坝溜公社,1966年划出那哈公社,1984年改称坝溜区,同时将千岗、巴豆、广丰、西岐划归泗南江区,1988年改称坝溜乡,系哈尼族、汉族等杂居之地。

  从坝溜划出去的骑马坝乡,就是绿春玛玉茶的核心产地所在的乡镇。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玛玉茶产于滇南绿春哈尼族自治县骑马坝乡哈尼山寨玛玉村,而历史上真正的玛玉茶原产地坝溜反而湮没不传了。

  “墨江玛玉茶的提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捏造一个东西去跟绿春县乃至红河州争名茶资源,而是有充分的依据的,是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使然。在历史上,墨江种茶要比绿春早,作为玛玉茶区来说,绿春的玛玉茶区是从墨江的坝溜分出去的,从现存的栽培型古茶树来看,最老的在坝溜的羊八寨,而且截至目前坝溜的茶叶加工水平也要高于绿春那边。以坝溜为代表的墨江东南部茶区,跟绿春的玛玉茶产区,山水相连,都是属于哀牢山与红河水系,拥有相似的地理与气候环境,茶种与茶叶的加工方式差不多,民族都是以哈尼族为主,在过去行政区划也归为一块,这么多相似的地方重合在一起,可以算一个完整的大茶区。后来,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玛玉茶这个历史上的原产地被人为分为了墨江产区与绿春产区两大块。因为玛玉的小地名在绿春县,加之绿春县宣传工作做得好,搞得大家都知道玛玉茶的原产地只在绿春,但这不是历史事实,玛玉茶的产区其实是普洱市与红河州所共有,核心产区就在绿春北部与墨江东南部。”墨江县茶办副主任孙以松说,红河州与普洱市可以更包容的心携手起来做大玛玉茶产业,共推“云南玛玉茶”原产地品牌。

  这是有先例的,普洱茶在2000年左右,当时的普洱市、版纳州、临沧市都在争夺普洱茶原产地这块金字招牌,后来到了2003年,这三个州市都放弃了争议,一致同意将原产地的范围扩大为云南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共推“云南普洱茶”,从而形成举全省之力建设普洱茶产业的局面,使得普洱茶跑出了中国茶近十年最牛的一波行情,成为中国茶叶的新贵。

  李增:复兴“墨江玛玉茶”的80后推手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那哈乡珠街村大田小组。这里位于那哈乡的南部,地处墨江与绿春的交界处。赵思伟说,来这里,一是想实地看看最近发现的一片种植两三百年的古茶园,另一个是想让你们采访墨江做“玛玉茶”的新生代——大田茶厂掌门人李增,了解他做“墨江玛玉茶”的思路。车刚到大田茶厂,还没停稳,一个圆脸有点胖的敦厚小伙子就热情地迎上来了,请我们参观其正在改造升级中的初制所,以及初制所周边种满覆阴树的上千亩生态台地茶园。

  “昨天雨下得太大,我叫人去看了,路太烂,车子无法进去,走路的话太远,古茶树是看不成了。”这位小伙子面对我们表示深深的遗憾。当我得知他就是李增时,就说看不看古茶树没关系,我们看看你这位“墨江玛玉茶的带头大哥”也是好的。李增忙说:“带头大哥不敢当,我才刚三十出头,是做茶的小辈……”

  一路聊下来,他还真是做茶的小辈,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99级文秘专业的他,2003年起一直在版纳、思茅一带做工程,直到今年才返乡接手四叔经营十多年的茶叶初制所,从事茶行业才几个月。但他一出手就像一个做茶的大佬,将目光瞄准了墨江县茶叶最核心的资源之一——玛玉茶。他不是简简单单借名茶上位,而是在兢兢业业布局着“墨江玛玉茶”美好的未来。

  第一件事做的是提质增效。做名茶要名实相符,而无论是绿春的,还是墨江的玛玉茶产区,由于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与高海拔山区,闭塞落后,交通不便,文化程度低,许多年纪大点的人还不会说汉话,加上这些年来玛玉茶区一直被充当原料供应地,茶叶种植与加工水平落后,卖不起价,茶农品质意识淡薄,都在靠茶叶的产量求生存。李增说:“当地茶农思想朴素,只会算数量的帐,比如收鲜叶的时候,要他们严格按照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的标准采,这是做高品质玛玉茶的基础,但他们觉得这样采下来数量少了不划算,经常混进许多粗老的叶子来交。”

  为了将以前做惯低档毛茶的老百姓,转化为做高品质茶的专业茶农,李增带他们以游玩的形式去景迈、勐连一带参观。比如在孟连参观出口欧盟的娜允红珍,看到人家的红茶卖1000多元一公斤,村民代表与加工技术员感触很大。“以前他们看重鲜叶的数量,现在认识到质量的重要。茶叶品质好了,价格卖高了,茶农的收入也高了。现在老百姓不打农药,意识也大为转变,产量降下来了,但我们将收购价提高,一芽一叶收10元一公斤,一芽二叶收7元一公斤。老百姓现在每亩毛收入提高到4000元。以前,老百姓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混采,分级采摘没有做到位,每公斤鲜叶才卖三四元。”李增说。

  据了解,目前李增的提质增效工作主要做两块,一块是生态茶园建设与古茶园的保护开发利用,另一块是加工厂的升级改造。“我现在用的是四叔建的老厂,设备老化,工艺以大宗茶加工为主,准备投100多万元对加工厂进行升级改造。不做量,走高端路线,提质增效。我想朝有机生态茶方面发展,以古树普洱茶与高端绿茶为主,并引进滇红新产品项目。绿茶主要做无性系的生态茶园茶。老百姓跟我们关系正处于融洽之中,各级政府、部门也在提供扶持。大田茶厂辐射周边2500亩茶园,准备扩大到3000亩。不断有新的村子与茶农想跟我们合作,目前我正处于亏损状况,但这个工作必须要做。做出来的茶,一级茶卖60—80元/公斤,二级卖40元/公斤。”

  第二件事是,如何培育打造玛玉茶品牌,形成系列产品。

  第三件事,则显示了李增作为新生代茶人的过人之处——积极进行“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布局。

  玛玉茶作为云南名茶,但其原产地,无论是绿春还是墨江,都没有出现让人印象深刻的知名品牌,从而出现了“有名茶无品牌”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不外乎墨江与绿春长期作为云南茶叶的原料基地,老一代茶人,比如李增的四叔等,长期以来擅长茶叶生产而短于营销。故墨江县虽然迷帝贡茶、须立贡茶、凤凰茶、墨江银针、玛玉茶等名茶资源云集,但光靠墨江本地的老一代茶人很难推广出去,墨江名茶名声在外的结果就是,外面的茶商纷纷到墨江进行贴牌生产,将墨江的骨干茶企纷纷变成加工基地,沦为名茶背后的无名英雄。要改变这种局面,墨江的茶企与茶商必须加强自创品牌的力度,加大市场营销推广,让墨江的本土茶企品牌能真正走出去。

  李增作为初出道的墨江茶界新人,采取以我为主的方式,积极进行“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布局。虽然打出了“复兴墨江玛玉茶”的大旗,占领了先天的名茶资源高地,但大田茶厂是一个小厂,后天发展根基薄弱,光靠自己的原始积累来滚动发展不太现实,故李增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技术指导,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与浙江老板合作。

  畅想:玛玉茶不仅仅是绿茶

  之所以请浙江来的专家指导做玛玉茶,是因为玛玉茶是作为绿茶在80年代初期一炮打响,从而造成玛玉茶是种绿茶的印象。大田茶厂因势利导,先从高端绿茶做起,以期尽快建立“墨江玛玉茶”的名声。

  市面上流行的资料是这样说的,玛玉茶产于滇南绿春哈尼族自治县的玛玉茶场。茶园位于黄连山麓,海拔1100—1300米。前有玛玉河,长流不息,故取名玛玉茶。四百多年前系用木甑蒸茶,竹筒筑装,用火烤干,也属竹筒茶之类,畅销墨江、思茅、普洱一带,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在的玛玉茶,采用烘青制法。成品外形条索肥硕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锋苗秀丽,银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带蜜糖香味,叶底柔嫩匀亮。常泡玛玉茶,茶具一般不起茶垢。1980年和1981年被评为云南省名茶之一。玛玉茶按原料等级和制作工艺分为特级和普通级两种。特级玛玉茶选用发育健壮、初展完整的一芽一叶玛玉鲜茶为原料,经杀青、初揉、初干、复揉、烘焙、拣剔等工艺精制而成。普通级采玛玉茶一芽二至三叶,以云南大叶茶烘青制作工艺进行加工而成。

  考之玛玉茶为什么会被归于绿茶,乃在于解放后云南的茶叶发展是红茶绿茶挂帅,特别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名优绿茶畅销,云南各个茶区以生产绿茶为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墨江与绿春这两个传统的普洱茶产区也将绿茶的生产列为重中之重,相继开发出“墨江云针”“玛玉茶”等炒青茶与烘青茶,并相继获奖,被评为云南名茶。

  而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滇绿狂飙突进的运动中,普洱市的绿茶产业一骑绝尘,被誉为“名优绿茶之乡”,而临沧的传统红茶产区、版纳的普洱茶产区黯然失色,纷纷到普洱市取经学习做绿茶的经验。这是墨江茶乃至普洱市茶的辉煌时代,其中来自甘肃的回族茶商与浙江、山东的茶商功不可没,前者帮助滇绿打通了以兰州为集散地的西北市场,后者帮助云南的烘青绿茶夺取了北方市场花茶的天下。这些浙江与山东茶商坐镇思茅收烘青茶,将之拉到广西横县窨茉莉花,做成茉莉花茶再销往广袤的北方,一时间以云南烘青为原料的花茶占据了北方花茶市场的百分之六十的份额。这是普洱市茶产业的黄金时代,可惜的是到了2002年北方人喝茶习惯开始改变,由花茶转向了绿茶与乌龙茶,云南烘青茶淡出了北方市场,加上其后普洱茶的崛起,造就版纳与临沧的辉煌,曾经的主角普洱市反而成为了陪衬。

  梳理普洱市做茶的传统,我们发现其有“云南普洱茶原产地”及“云南名优绿茶之乡”两块金光闪闪的招牌,因此普洱市茶产业可以将普洱茶与高端绿茶作为核心资源优势来打造,同时积极开拓红茶与乌龙茶产业。具体到“墨江玛玉茶”的打造,可以普洱茶绿茶并重,再辅之以红茶产品的研发。在绿茶的打造上,李增作为“墨江玛玉茶后起之秀”积极布局无性系生态茶园,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与来自浙江的绿茶专家合作,生产高品质的绿茶,主攻高端绿茶的传统销区——华东,并积极做好出口欧盟的准备。与来自绿茶大省浙江的茶叶专家的合作,不但可以汲取最先进的加工工艺,还可以利用浙江人营建的绿茶营销通路,迅速布局全国高端绿茶市场。

  对于“墨江玛玉茶”的品质,李增说:“玛玉茶做绿茶的话,加工工艺以烘青为主,鲜叶要求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而做普洱对鲜叶标准的要求没那么高。玛玉茶的最大特点是杯子里不起茶垢,喝了后杯子里干干净净的。墨江那哈的玛玉茶香气更好,绿春骑马坝的更苦涩,墨江的加工工艺比骑马坝的更好。两地茶树品种都属于云南大叶群体种,品质主要看茶园管理、采摘与加工。”

  而在普洱茶开发方面,李增发力古树普洱茶。前面提到的新发现的古茶园,就是其布局玛玉普洱茶的一个战略支点。

  “我们这里离绿春县骑马坝乡的玛玉村十二三公里。骑马坝乡、那哈乡以前都属于坝溜镇。目前,玛玉茶区茶树最大、最老的栽培型古茶树都在墨江县坝溜镇羊八寨、老朱寨等地。其中老朱寨玛玉茶树王,树高7米,树幅4.6×4.2米,最大基部干围151厘米,可以同时容纳5-6人在树顶上采茶,树龄在600——800年之间。新发现的大山梁子古茶树位于那哈乡阿那村格昨组,离大田十一二公里,靠近绿春县牛孔乡。这块茶地约300亩,树龄三四百年的有800棵,直径在12㎝以上;小碗粗的3000余株。以前茶叶不值钱,大家不留心,茶树放荒了多年,茶价好了才被重视。”李增信心满满的说,“我问了七八十岁的老人,他说小时候放牛的时候茶树就这么大了。寨子里都是从红河与墨江等地搬来的哈尼族,许多不会讲汉话。我想把这块茶地买下来,把它打造成墨江玛玉普洱茶的一张名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