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奇葩——霸王茶
发布时间 2014-09-25 浏览 22657 次
>他把自己定位为永康街的一个小店长,有车子就开车子,没车子就搭公车或计程车,能维持一定的生活品质就可以了,而且他就自己一个人经营,没有请人帮忙,可以大大节省开支。

喝茶30年,老板是在1985年赢得中华茶艺奖选拔赛泡茶冠军后,决定辞掉银行的工作,开始全身投入研究茶文化。他不只和茶擦出火花,也和新加坡结了一段缘。

他说,当时获知民国初年《阳羡砂壶图考》作者李景康珍藏的壶,已交到李的朋友宋芝芹手上后,就去新加坡找这名宋芝芹。第一次拿着礼物到新加坡去敲门,宋芝芹连茶壶都不肯让他看,第二次去,看到了茶壶,不过却带不走,第三次,宋芝芹才点头让他买走六个茶壶。茶壶到手了,他在台湾的一栋房子却没有了,新台币80万全换成美金,就为了那些茶壶。第四次去新加坡,是因为宋芝芹过世,他去上香,第五次的新加坡行,是希望买下宋芝芹的其他收藏,不过宋的儿子决定不卖了。

如今,那些用房子换来的茶具早已转手,不过,老板在回忆起这件事时仍心存感激,他说那些茶具对他很重要,大大提升了他对茶文化的认识,“房子卖了可以再买,好的茶具错过了,可能就没有下一次”。

相较于超市里一瓶瓶的冷冻茶不断炫耀它们去油解腻的实际功能,老板倾向于把茶当作是文化的一个部分、生活的一部分。他说,都市上班族长时间离不开电脑,喝茶的话,就必须加开水,这能让眼睛暂时获得休息,而倒茶的动作也能让僵硬的肌肉获得舒展,喝茶的时候深呼吸,一呼一吸之间,思绪也能获得片刻的沉淀。

老传统新包装,精致的茶文化,加上美学生活的概念和细致的经营手法,都是延续传统的推手。带引我到茶馆的教授说,这就是台湾软实力的一部分。

个人觉得这也是一种“美学经济”经营模式的效应,淡化商业味,提升文化味,以软性的手法推广茶文化,效果比大声硬销茶叶或茶具来得委婉动人。

客人深感惊喜之余,也买得满心欢喜,单是“只结缘,不结账”的概念,就够迷人了。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