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氤氲的茶香再次深呼吸—— 把茶从口腔的滋味提升为精神享受
喝茶那么讲究礼仪,那是不是过于流于形式了?其实不然。其间一位服务员送来一杯太平猴魁,满满地斟了一杯,晓宇立刻指正:水太多了,第一杯刚刚盖没茶叶就行。为什么?难道给客人斟半杯茶?于理不通啊。晓宇正色道:要引导人进入品茶的境界,对茶有感觉,还是得从闻香味开始。倒太多的水,茶香淡了,味也不纯正了,对茶的感觉就有出入了。就像泡龙井,水温大约就在开水壶刚刚有响声的时候恰好。水温过高(就是水被煮老了),茶叶会被泡熟,味道当然受影响;水温不够,则香气、滋味诱发不出来。只有那80℃左右的水,才能让茶叶充分吸收温热和水湿,尽情舒展身姿。
可见精妙深邃的茶道,就是作为一个喜爱品茶的人来说,秉承茶叶的自然法则,辅之以意境、水质、茶具、让它尽力释放自己的色香味。此时茶香弥散,馥郁润喉,丝竹舒缓,人会有飘飘然的感觉,便获得了“以心品茶”的快感和乐趣。直达心灵的江南丝竹之乐和龙井茶香之所以是绝配,没有道理可讲。
这个季节,有阳光的午后,二三知己, 青藤茶馆女主人的私房品茶套装: 天然质地的茶托(木质、竹制),一把碗陶茶壶(容量100cc-200cc),古朴手绘的青瓷小杯(50cc左右),虎跑泉水或者ph值中性的矿泉水(自来水中加入两包活性炭一起煮也可以达到软化水质、去杂味的效果),保存完好的绿茶。
茶点,我选桔红糕、椒桃片、烘青豆。音乐?应该是缓缓的有点诗意的那种,排箫、长笛、南管、古琴,深远悠扬……
茶人之众生相
有什么喝什么
“基本上手边有什么茶就喝什么茶吧,绿茶、乌龙还有朋友的普洱,但说句老实话,很差的茶叶我是喝得出来的,但很好的,我还真说不出什么地方好。”老王今年50岁了,若按饮茶习惯形成的时间来算,他至少当了35年“茶客”。但用内行人的话来说,老王这35年,算不得品茶,只能算“牛饮”。老王自己一点不在乎,“也就是习惯了,一个‘手势’,我也知道乌龙要用茶壶泡,但我就是喜欢用玻璃杯,自己高兴就行。”
买了一把茶壶,连绿茶都泡
李康和许多同龄的“80后”一样,以前一直不喝茶,只喝可乐。自从去了一趟云南,回来就宣布自己爱上喝茶了。而真相是,他爱上了那些茶具。很快,他在网上买了一套茶壶茶海,总共只用了100多块钱,从此开始每天在办公室里演习起来。只是,他听说普洱水太深,就没敢买,为了用那把茶壶,只好把手边的绿茶放进去泡,弄得从此没人再来喝他的茶。
有一次,一位内行来到办公室,见李康正在把玩茶壶,不禁心疼地说:也算难得,这么烂一把壶,竟然能被你养出一点姿色来!
地摊上买花茶枸杞什么的
随意配着喝
婷婷还不到20岁,却和众多老茶客一样,她每天也对着杯子泡东泡西的。她宿舍的桌子上摆满了瓶瓶罐罐,里面是晒干的枸杞、茉莉花、熏衣草、桔米、洋参什么。“都是地摊上买来的,很便宜。”她笑着说,“买回来就自己配着喝咯,今天枸杞配茉莉花,明天桔米搭车前草,有时候杂志上会介绍一点新的配方,我就会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