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文化概论——引言
发布时间 2014-10-14 浏览 23956 次
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茶道文化的内核是禅。主张“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十分重视日常生活的修行,即修行不必运河读经,而要求在起居饮食的修炼上下功夫。茶道忠实地实践了禅的这一思想。茶道对禅进行了一次宗教改革。它把禅从寺院伽蓝中解放出来,回复到露地草庵(茶庭茶室的别称);把远隔世俗的禅僧脱化为在家的茶人。茶道使禅无庶民生活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禅文化。这个新的禅文化生活包括了人间生活内容的全部。喝茶、吃饮等极其寻常的生物里包含着不寻常的宗教。久松真一赞赏茶道实现了真正的禅的理想。久松先生将茶道联系起来研究以及对茶道所做的“综合文化体系”的定义,受到日本茶道界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另一位学者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茶道进行了分析。他主张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ta它人体的修炼来达到个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它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不同,它不提供供人欣赏的作品。它的一次艺术制作在完成的同时便消失。它有极大的包容性和伸缩性,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艺能活动,只要自己在其中自得其乐便是成功。日本的艺能包括茶道、花道、香道、剑道、弓道,能乐、俳句、歌舞伎、相扑等,可分为三大种类:舞台艺能、民俗艺能、室内艺能。茶道属于室内艺能。熊仓功夫先生指出:室内艺能只能在私人生活的居住空间或其类似的空间里才能进行的艺能。它不仅要求结集在室内的人都参加表演,而且要求室内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空间。。室内的一举一动都是要求格式化,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室内艺能的气氛是高密度的,紧张的,熊仓功夫先生还指出了特异的室内艺能之所以在日本产生的原因,他指出:有两个理由,一个是由于日本艺能的结座性(即易于建立行会组织的性质),人们聚在一起就希望确立一种和睦、平等的相互关系,因此艺能演出是不分演员和观众的,两者的身份是相互交换的。第二个原因是有座敷(由精致的草席铺满地面的客室)的诞生。这种客室没有桌椅,主客都必须跪坐,在这种没有家具遮掩的情况下,坐下站起来时幅度很大的身体动作就十分引人注目,自然就产生了新的礼仪。熊仓功夫先生是日本茶道研究领域的中坚,他的研究结果受到学术界内外的注目。

以上,介绍了三位学者通过艺术、宗教、历史观点上对茶道研究所下的定义下面让我们还原到“茶道”这两个字的字义上去。将茶道称为“茶道”是江户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茶道称为“茶汤”,茶汤是佛家奠茶奠汤的略语。这种佛家仪式式的茶汤,日文读作“ ”,为与之区别,茶道里读作“  ”,茶道在千利休前后的时代还被称为“敷奇   ”。

“道”的意思,在日本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道”字和大陆文化一起传到日本,平安时期,“道”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偏重于学术、技能方面。如明经(经书研究)、记传(史学研究)、明法(法律研究)、算(算学研究)之四道,诗歌、管弦、书画等诸道。可是到了中世,随着日本自身的艺术观的形成,“道”字的含义发生了变化。“道”成了通向澈悟人生之路、之行程。首先大歌人藤原俊成的儿子藤原定家制定了歌道的理论,在其代表作《和歌大观》中,定家提出了“汉诗言志,和歌唱情”的理论,指出了日本文化的特点,给其后的“道”观以极大的影响。继歌道之后,便有连歌之道、能乐之道,接下来,便把茶汤也称作茶汤之道。这些道综合在一起,称之为“艺道”。另一位日本学者仓 行洋先生在他的艺道论《艺道的哲学》中指出:“茶道”包含的两个意思。一个是以点茶吃茶为机缘的深化、高扬心境之路的意思。另一个则是被深化,高扬了的心境为出发点的点茶吃茶之路的意思。接着说下去的话就是:茶道是茶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如用图表示就成为“茶 心”。这里的心是绝对的“真心”,与佛教的“空”“无”相通的。并且心到茶的含义,已经超出了茶道的范围,成为了“人生之路”。简而言之,茶道是宗教的一种存在方式。仓 行洋先生的茶道艺道论触及到了日本茶道的深层。综上所述,谷川澈三先生为茶道所下的“以身体为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的定义,久松真一先生为茶道下的“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的定义,熊仓功夫先生为茶道下的“室内艺能的一种”的定义,以及仓 行洋先生对茶道所进行的“茶 心”的解释,都从各种角度对茶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角度不同,结论当然会有差异,但相互之间并非是矛盾的,对茶道这样一个深奥的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也许正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解剖。但是目前,把日本茶道作为综合文化体系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笔者也认为此定义比较稳妥。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