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普洱茶新闻汇总(2014
下一主题:【新闻疯神榜】第二期
在我看来,茶商希望自己的产品通过收藏价值得到升值,然后又希望产品被喝掉不要进入流通市场的心态是现在普洱茶无法定位的症结所在。卖茶之前是藏,卖茶之后是喝,只要这种自相矛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茶市想要在短时间内好转恐怕绝非易事。
在藏与喝之间,其实我特别欣赏国皓。用来收藏的茶就做成茶饼,定价原料什么的说的清清楚楚,量也出的不多。大量的常规品做成办公室、出门旅游、在外就餐的便携装。一方面方便客户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明确告诉自己的客户,像尚品、粒粒留甘就是给你拿来日常品饮和送对茶不是很懂的人用的。而且有这种需要的人还不在少数,假如我需要送不怎么懂茶的朋友一份普洱茶,送他一饼白菜班章恐怕还会被嫌弃。(即使保存的比较好的白菜班章外形也不怎么地)那么我花800块买2盒国皓尚品,一生一熟。金色的盒子里面装满小金盒,看起来都高大上。如果你是我,你是愿意花1万多被别人心里埋怨还是花几百块,让别人从心底称赞你送的东西好呢?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茶卖出去被喝掉是最为稳妥的。芳村的阴晴不定,万一自己的产品进入芳村就大福下跌,为了避免品牌倒掉还得自己掏腰包买自己的茶,得不偿失。所以,既然决定自己的产品定位是被喝掉,那就从不能被收藏入手,把茶做成只能被喝掉的形式,又怎么会担心茶会被炒来炒去而崩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