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亦醉人何须酒 中国地市报走进安溪铁观音茶乡
发布时间 2014-10-20 浏览 24492 次
应让茶叶“死去活来”。“活来”,指的是经过摇青后,梗脉中的水分补充到叶片上,茶青会变得略硬挺,有光泽。下一次摇青需等待茶叶“死去”,即叶片水分散发超过补充的速度,叶片又萎软下来,这样的摇青工艺才能发挥作用。

红边恰恰正是兰花香的主要来源之一。传统铁观音是半发酵的,就必然有红边。

曾一度时期,为了迎合消费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安溪放弃传统铁观音做法而追随拖酸茶,“制茶时,把红边都筛去了”。

“走得再远,还是要回来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配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胡家法说。在安溪政府的引导下,安溪已经放弃了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再迎合市场,而是重拾传统,认真制茶,以此引领市场的消费趋势。正如王文礼总结八马茶业今日取得的成绩,认为是“得益于专注传统铁观音的力量”。

“安溪铁观音,有着鲜明的观音韵,这是安溪以外所产铁观音无法具备的”。林清杰的话语,让我在安溪的日子里,一直都在寻找“观音韵”。

在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听介绍,得知醉梦观音韵红心歪尾桃是铁观音树种中的极品,最具观音韵。它芽壮、心红、叶厚、腹绿,制成的茶品,香高味浓、水甘韵明。目前,安溪正在加大红心歪尾桃苗木的繁殖管理力度,以确保铁观音品种的纯正。

每到茶园,我最爱登临最高处,欣赏那绿色与红土所形成的优美线条。安溪县分管茶叶的副县长王金章说:“好山好水出好茶。全县按照‘生态茶园’建设标准,退茶还林,将铁观音种植面积控制在60万亩,精耕细作。”这与全国许多茶树种植区疯狂扩建茶园面积形成鲜明对比。

房价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尺,10日上午,在大巴车上,首次与我们见面的小林导游,自豪地提出第一个问题,猜猜安溪县城的房价。当听到“上万元”时,我们不约而同地将头扭向车窗外。近处,一座座高楼大厦,显示着这个县城的经济实力;远望,峰峦叠翠,甘泉潺流。小林说,安溪地处晋江源头,境内山青水秀,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近70%,有30多万亩原始森林、次生林,4000多种野生动植物,温泉资源丰富,每天出水量5000多立方米,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最美丽县。

虎邱镇洪恩岩风景区便是安溪“好山好水出好茶”的一个缩影。景区内,生态茶园100多亩、茶叶品种园20多亩,套种在茶园间的香樟、火力楠、油茶、罗汉松、黄花继木、橄榄、杜英等树木郁郁葱葱。“多年来,这里一直保持40%的茶树,60%的林木。正因为有了如此高比例的森林覆盖率,才保证了茶园内部的天然生态链。”景区工作人员说。

在安溪,我记住了两个“115”,一个是全县人口115万人,另一个是涉茶行业总产值115亿元。“一叶兴百业兴”,安溪创造了县级茶园面积、茶叶总产量、涉茶总产值、茶叶平均单价、受益人口、茶农人均收入等多项全国产茶县第一。目前,全县茶叶企业55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7家,1000万元以上的50多家;茶叶包装企业60多家,年产值10多亿元,产品辐射全国;茶叶机械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近30亿元,畅销全国各地,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

近年来,安溪县委、县政府确立跳出茶叶做大茶产业、跳出安溪铁观音做大中国茶都的“两个跳出”战略思维,“一叶变大业,一业生百业”的大茶业格局正在形成,包括茶包装、茶机械、茶配套、茶食品、茶饮料、茶旅游、茶保健、茶生物科技、茶文化创意、茶会展;一批大项目正在大建设,包括总投资80亿元、规划面积1600亩的中国茶博汇,总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25.1平方公里的海峡茶博园。一批引领业界的龙头企业正在实现着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观音韵在安溪无处不在,安溪观音韵魅力无限。秋茶收获季节,妇女们采茶忙。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