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楚辉:致力创新弘扬潮汕茶文化
发布时间 2014-10-22 浏览 24521 次
茶全靠人挑肩扛,一路从凤凰经潮州、到汕头,搭船渡海再进达濠,跋涉辛劳可想而知。然而,就在他们的生意蒸蒸日上之时,郑楚辉却与妻子重回凤凰乌岽扎根,决心承继“宋茶世家”的事业。

从鲜叶采摘到晒青晾青,从摇青炒青到揉捻烘焙,郑楚辉拜妻子的大伯、凤凰山远近闻名的制茶能手为师,每道工序都从头学起,细看、细问,用心领会、苦心钻研,渐渐将茶叶种植、制作、拼配、审评等一系列绝技掌握上手。每年,他都要走街串户,到散布在山坳中的一家一户收购茶叶。他练就鉴别茶质优劣的火眼金睛,还领悟了制作好茶的不少秘诀。他并不单纯收购茶农手中的少量好茶,也一并收购各种中低档茶,免除茶农的后顾之忧,拥有了良好的诚信操守和声誉。终于,他以自己坚强的毅力,敲开了茶叶市场的大门。

独辟蹊径创新茶叶包装方式有了产品、客户和市场,有了资本和实力,郑楚辉并不满足。他发现,尽管中国是最早种植也是具有浓厚茶文化的国家,但在海内外叫得响的中国产的茶叶品牌却寥寥无几;全国六七万家茶厂,注册品牌的仅近一千家;凤凰单丛茶1955年就曾获商业部全国优质名茶称号,然而,如今有哪个凤凰单丛品牌在全国为人所知、广受推崇?品牌缺失形成“有名茶、无名牌”的尴尬。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郑楚辉认为,品牌化是中国茶产业的当务之急。拥有一个引人瞩目的品牌标志,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从2006年开始,他致力于“百香名茶”的产品和品牌形象标准化,致力于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潮汕地产名茶品牌。

要使消费者对“百香名茶”情有独钟,首先要不断提升制茶工艺和品质。郑楚辉深知,品牌影响力与其质量密不可分。因此,郑楚辉坚持传统方法加工生产,手工炭焙,保持茶叶原有的山韵,令后劲暗香持久。

同时他还发现,国内大众化的茶叶包装大多以绿色为主色调且大部分互相效仿,没有特点和个性。他大胆采用中国传统的红黑两色作为主色调,将包装设计系列化;更把自己的头像作为包装设计、企业VI识别系统的一项内容,堂而皇之地公开于众。他说:“我把自己的头像印上产品的包装,正是向全社会表达一个承诺,一个保证,表示一种职业道德和诚信操守。”

在品牌吸引力的经营上,郑楚辉还在诸多细节上下足功夫。他一改凤凰单丛茶原来传统的“枕头包”纸包装,将“百香名茶”的绝大多数产品都设计成铝薄袋、单泡装,形成规格化、标准化。包装袋盒上还标明产地、原料、质量等级、贮存条件等,甚至有泡饮方法介绍,指导茶客如何掌握冲泡停水的时间。

茶叶品牌一半是卖产品,一半是卖文化。品牌创立要与文化和地域有机结合。由汕头市茶文化学会主持编写的《潮汕工夫茶地方标准》在广东省内正式实施之日,郑楚辉就把《标准》全文张贴到所有连锁店内,并按《标准》立即规范冲泡茶具和程式标准,让训练有素的茶艺师讲解和演示如何品鉴潮汕名茶、展示冲泡技艺和礼法,展示遐迩闻名的潮汕工夫茶文化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