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活在世上”的普洱茶贡茶园
发布时间 2014-10-29 浏览 24702 次
,据说明代时,地方官员到京城上贡,选遍六大莽山各寨之茶,最后发现曼松茶色香味俱全,且用开水冲泡后在水中“亭亭玉立、站立不倒”,于是便使驮马送到朝中。明宪宗皇帝品过此茶赞不绝口,当即确定该茶为朝廷专用“贡茶”。

  到了清朝,曼松贡茶步入辉煌。每年二月,茶叶萌芽时,曼松头人受命采办贡茶。采办期间,所有商人不得入山,自此,曼松茶园正式成为“皇家茶园”。朝廷要求“年解贡茶100担”,各路官员垂涎,命共出300担。清末,倚邦战火连连,加上这样的负荷超载,曼松茶农只能把大多数茶树砍掉、烧掉,就此逃难,再也没有回曼松。曾经的曼松皇家贡茶园逐渐衰落,据当地人说,曼松超过一百年的古茶树不超过70棵,产量极少。

  曼松普洱茶的特点是甜,似蜂蜜一般,很润,入口的口感极佳,但是茶气又很足,茶友形容说,只要喝上一点点,身上就开始发暖出汗。

  解放后,政府组织在曼松茶区栽种了1万多亩的曼松茶,渐渐的,曼松茶区才重新繁荣起来。不过据说过度开采让古茶树受到许多伤害,2010年早春时采死四棵,晚春时采死一棵。

  云南墨江县城新抚乡界牌村迷帝古茶园

  新抚镇原来是茶马古道从宁洱经通关到镇沅与景东的必经之地,藏区的马帮每年都要经过这里来驮茶叶。而这里也产贡茶,起先称作米地茶,后因皇帝着迷,所以更名为迷帝茶。

  迷帝古茶园位于界牌村米地,共300亩,保存完好,被当地人称为“皇家古茶园”。至清朝乾隆年间,米地茶作为贡茶进贡北京,皇帝赐旨“瑞贡京师”。自此,米地茶真正成为清廷贡茶,岁岁进贡,直到咸丰年间因战乱衰败。

  迷帝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米地、破木、会佘三处。最老的茶园在米地,海拔1300米,有500年左右的古茶园300余亩,破木有30亩,会佘有50亩。据普洱市茶业局生物产业科科长赵思伟说,解放后,历经大跃进、文革、95年大力发展烤烟等运动与事情,古茶树砍了三四回,从清朝算起已经被砍了四五回。围绕古茶园,周边开始种植茶树。据说迷帝普洱茶苦味明显,但是先苦后甘、清冽爽口,茶香又带有少许兰香,令人着迷。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