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茶园状况,习书记上山考察。胡晨潮说,习书记沿着山路,爬上村后山一处名为“流池坪”的山头,“当时走得鞋子沾满泥巴”。胡晨潮说,考察完茶山后,习书记马不停蹄地回到村委会,召集村干部开会、研究。随后,在习书记的推动下,村里提出“谁种谁所有”,大力开拓荒山,种植茶树。
胡晨潮说,那次会议后的短短两年多,坦洋村的茶园规模迅速增至1000多亩,村里的茶产业也初具规模。“1989年那一年,单单村里的坦洋工夫茶叶公司,净利润就达41万元,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如今,村里的茶园面积又翻了几倍,达到3200多亩。(本文转自“”)
“习书记在宁德地委书记任内,先后到坦洋村不下3次。”当年担任坦洋村党支部书记的刘智勇说,1988年秋天的一天,一位衣着朴素的领导出现在了坦洋村,满脸和蔼,言语亲切,他就是习书记。刘智勇说,他准备了材料向习书记汇报,习书记说,不用念材料,我来问,你来答就好。随后的几次视察,习书记都要亲自对村况进行具体而详实的了解,并鼓励村干部、村民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
推动立法 让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有法可依
在坦洋村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只是习近平在福建从政17年中,倡导保护农业生态和建立长效机制的一个缩影。
离开宁德后,习近平仍然大力推动农业生态保护立法。2002年,在习近平任福建省长期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推动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农业生态保护的立法,让福建省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走上了法制的轨道,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做到有法可依。
而宁德的干部,也是一任接着一任,不遗余力地推动宁德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时至今日,宁德市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茶产业已成为宁德市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更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宁德市茶园面积达到96.8万亩,茶叶产量8.08万吨,全市茶园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近1/3,位居全国茶叶主产区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