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茶叶质量,就得从每一座茶园、每一名茶师开始。“万人品茶”活动,能促使茶农们更用心地做茶,等于是为提升茶叶总体质量奠定了根基。我们也在学习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提升茶产业水平,如种植标准化,保持感德铁观音的魅力和历史积淀的文化。
花絮>>>
“编外评委”受追捧
请远方客人品鉴新季秋茶时,感德镇的茶农们有意试试厦门茶友们的“斤两”,拿了几泡口味不同的正味铁观音请厦门茶友品尝。46岁的茶友丁文忠,闻着杯子就喝出了几杯茶的不同成色,并一一道出,引得茶农们喜上眉梢,老固茶叶合作社的理事长陈两固向他竖起拇指,连说“厉害”!
下午的斗茶赛,当地评茶专家特意邀请丁文忠位列评委。老丁一边评茶,一边向年轻的茶友们介绍评茶标准:“茶叶好不好,一要看外形,二要看汤色,三要闻香气,四要尝滋味,五要看叶底。”阵阵茶香中,不少观众也学着评委的样子像模像样地拿起茶叶闻了起来,并且做起了“编外评委”。
丁文忠说,万人品茶茶乡行活动不仅让大家直接对接了茶生产基地和茶农,而且也交到不少茶友,学到不少东西,这样的活动很接地气,希望多搞几场。
鼻子能闻出茶价
“你们的茶先看看能不能过我的嘴,再摆上斗茶桌。”一位戴着眼镜的老者,底气十足地对茶农茶商们说着。他叫曾新生,是30多年的老评茶师,退休前在安溪茶叶局工作,可谓资深茶博士。
老评茶师最牛的本事,在于闻一下茶味,就能叫出这包茶的市场价位。有个茶商兴奋地拿出自己的茶叶,曾新生端起来一闻,抬头看着他,“你这茶请朋友、送领导还行,拿出来斗茶还是差了一些”。茶商讪讪地说“这个茶不便宜”,老曾直言“你这收购价每斤500元,零售价800元,拿到茶庄里最多也就1500元”。说得兴起他摇了摇头说:“这茶韵味不足啊,好比失足妇女从良坐了办公室,气度上还是有点差距。”一番俚俗的比喻,逗得茶商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