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银花收成很好,可惜价格上不去,我家还留着五六百斤干花,想再看看行情。”村民陈远富给笔者算了一笔账:采花期一个工人一天工价120元,选花时一斤人工费一块五,四五斤鲜金银花才能晒得一斤干花,再加上平时的护理费用,12元一斤基本没什么赚头。与陈远富持有同样看法的种植户不少,村民喻永强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家是在玉米地里兼种了十多亩金银花,收得500多斤干花,但到现在全都没卖出去。”喻永强说,也有一些小商贩到村里收购金银花,但很多村民都不愿将自家金银花低价出售。“若每斤能给到13元至14元我也愿卖了,毕竟存放时间长了不方便保存。”喻永强和老伴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植玉米、金银花及喂养生猪,金银花价廉,他们的收入就被挤掉不少。喻永强告诉笔者,一些积存数量较大的村民熬了一段时间,最终坚持不下狠心卖了,但不少种植户则选择继续观望。
曾经村民眼中的“致富花”,缘何一再跌价?姚忠伦表示,具体原因他们至今也弄不清楚,有说与整个市场行情有关的,也有说受“金银花更名”事件影响的。“我们种植的金银花(又名黄褐毛忍冬),在2012年就注册了‘大烘豹野生金银花’商标,经检测,与九丰一号金银花比起来,其绿原酸要高出不少。”姚忠伦说,为了扩大销路,村里的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曾多次联系收购商,可对方的报价都偏低,村民不愿出售,目前全村还有近六吨金银花没卖出去。
由于目前市场低迷,一些种植户产生消极心理,对金银花疏于管理,但大多数种植户对金银花产业的发展依旧看好。“和种玉米比起来还是种金银花划算很多,现在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做精做优,让大家不再为销路而愁。”对此,姚忠伦也做过一番尝试。村民采摘的多是药花,而他采摘回来后会再摘出花蕾,杀青、烘干,做成花茶,可泡水直接饮用,香味馥郁,每斤能卖到80元左右。“也可将花蕾和花苞搭配做成花茶,味道香,卖相好,但产量和市场推广方面还需研究考虑。”目前,姚忠伦最希望的是有商家前来收购村里积压的金银花,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提振大伙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