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抓住后发酵就抓住了普洱茶的宗
发布时间 2014-11-10 浏览 24302 次
稀缺资源,云南不缺古树茶,滇西南大多数的茶区都有,古树茶也不一定比小树茶优秀。我还是那句话,古树不一定好喝,小树不一定不好喝。为什么呢?茶好不好,从栽培的角度上来说,一是看土地的肥力,二是看单位面积的种植数,三是看茶树吸肥能力,四是看单位采摘面积内的萌芽枝数量,五是看栽培环境。土壤有机质足肥力强,稀植,茶树生长旺盛吸肥能力强,采摘蓬面萌芽枝数量少,枝条肥壮,高海拔多云雾的环境,这样就能使养分供给量足而集中,茶叶品质当然就好了,而是不是古树并无多大关系。许多古树茶好喝,是因为它的生长密度很低,生长环境又好,未经修剪相对台地而言萌芽枝少而壮,同样的养分分配到一千颗芽叶上和分配到三百颗芽叶上,茶叶品质肯定截然不同咯,这跟园艺学上疏花疏果是一样的道理。曾经和一个比较睿智的台湾朋友探讨过,我们两人意见出奇的一致,目前普洱茶特别是生茶,暴利的根本所在就是“只要好喝,你说它是什么茶它就是什么茶”!

  但这样的状况势必难以为继,市场也必将回归本位。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的茶品,离开后发酵没法谈普洱,也就是说万变不离其宗,抓住后发酵就抓住了普洱茶的宗!很多生茶在加工过程揉合了一些绿茶红茶或乌龙茶的工艺手法,虽然提升了适饮性但后发酵能力大打折扣,而大多数的生茶由于并不适合人们的品饮要求而被用来做仓储转化,被消耗掉的生茶不多。而熟茶正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后发酵茶品,弥补了生茶需要长期后发酵的不足。拨得云开见月明,我相信市场的力量,我也相信时间会还原真理,历经07年和今年,越来越多的关于普洱茶的真相会被还原,越来越多的业者会去了解学习普洱茶科学,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越来越成熟。而同时越来越多的无良茶商会被淘汰出局,不管你炒作水平有多高,一些所谓的专做古树生茶的新进高端品牌已成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市场势必回归合理有序科学,今年普洱的这波萧条势必将倒逼商家调整茶品结构,提升熟茶的工艺和质量水平,不然你就将没有活路。跟以前生茶的瞎忽悠低门槛不同,熟茶的门槛会比较高,消费者对熟茶的口感要求也会更挑剔。有较高的门槛,市场就会更有序,更不容易被恶性炒作。因此我说普洱茶才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胡旭华2014.11、07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