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全株)>花蕾>籽>骨干枝>细枝>茎(主轴)>皮>茎(主根)>根(侧根)>根(细根)
2、茶叶老嫩度与氟含量
茶叶越老的氟含量越高,越嫩氟含量越低。
3、季节对茶叶氟含量的影响
生长周期短的季节比生长周期长的茶叶氟含量少。
4、不同茶树品种的茶叶氟含量不一样。
成品茶的氟含量影响
1、不同茶类茶叶氟含量的差异
2、不同等级茶叶氟含量的差异
同一产地、同一季节而不同等级的茶叶含氟量不同,一般等级越低,含氟量越高。
3、冲泡过程中茶叶氟的浸出
影响氟侵出率的主要因素是冲泡时的水温、时间、次数、浸提方式等。茶叶冲泡过程中氟的浸出率的影响:茶水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
水温:氟的浸出量随着水温越高浸出越多,一般在90℃左右趋于稳定。
时间:茶叶冲泡的时间越长,氟的浸出率越高。在3-10分钟内茶汤中氟含量增加明显,10分钟以后增加缓慢。
次数:茶叶中氟的浸出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而缓慢下降。
浸提方式:冲泡<煮熬,茶水比减小氟的浸出率增加。
茶叶形态:外形完整的茶叶<碎茶或粉状茶叶。优质茶比紧压茶氟浸出量大。
优质茶中虽然氟含量较低,但由于优质茶多采用嫩叶为原料加工制成,而嫩叶细胞生长周期短,对氟的固定能力不强,导致了优质茶中的氟容易浸出,一般头泡茶中氟的浸出量可达到90%以上。
紧压茶多采用老叶和茶梗为原料加工而成,老叶和茶梗由于生长周期长,对氟的固定能力较强,从而使紧压茶中的氟较难浸出,头泡茶的氟浸出量一般为70%-80%。
传统的紧压普洱茶中,由于沱茶用1-3级料,饼茶用4-7级料,砖茶用7级以上料,从而氟含量沱茶<饼茶<砖茶。
了解茶叶氟含量有什么意义?
1、王连芳认为培育含氟量低的茶树品种对降低茶叶中氟的含量有积极的意义。
2、高夫军等认为,揉捻后的茶叶经过60℃水处理1分钟,茶叶中氟含量显著下降,而茶叶品质成分可得到较好的保留。
3、施嘉璠等认为,通过原料拼配或改进加工技术可降低黑茶氟含量。
4、白学信对砖茶加工的各个工序的毛茶坯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揉茶、发酵、分筛、成型等工序前后茶叶氟含量无明显变化,但配料工序和烘干工序对茶叶氟含量影响较大,认为拼配可控制氟含量。
5、茶叶快销品、茶粉等产品设计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6、研究检测普洱茶老茶时,茶叶中的氟含量也可作为其中一个指标。
来源: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普洱茶氟的研究——龚雪莲>http://www.docin.com/p-35770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