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西南民族吃茶习俗
下一主题:汕头人的焖茶饭
回族继承发展了这种茶文化,形成了以“三炮台”为茶具的“八宝盖碗茶”:在茶具中放入茶叶及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枸杞等配料,用开水冲制后饮用。茶叶及配料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根据饮茶者的经济与身体状况及喜好有不同的搭配,如“红糖砖茶”、“冰糖陕青茶”、“三香茶”(茶叶、糖、桂圆)、“白四品”(陕青茶、白糖、柿饼、红枣)、“红四品”(砖茶、红糖、 红枣、果干)、“五味茶”(绿茶、山楂、芝麻、姜片)等。 八宝茶具有生津解渴、开胃健脾的作用,放入不同的茶料,又具有不同的健身功能。宁夏的西海固山区,农村回族多喝“罐罐茶”,即用黑砂罐、瓷缸或白铁皮罐,放入砖茶或陕青茶,倒入凉水放在火上熬制,味略苦,有助消化,且能提神。
青海回族喜喝奶茶,这与他们跟蒙古族、藏族的密切交往有关。回族中还有一类称作“茶”的流食,由于回族有自己的饮食禁忌习俗,出远门旅行或经商途中,就存在着饮食不便的问题。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发明了可用开水冲食的“油面茶”和“油茶”。油面茶是将面粉焙熟至发黄,另用清油加葱、姜、盐炒些牛羊肉末,凉后拌在一起,外出途中用开水冲制后即可食用。
油茶与油面茶的区别是放入羊油或酥油炒肉末,与面混合成块,食用时用水熬制即可。
历史上回族家庭制作、贩卖清真食品的传统,包括清真麻辣烫、羊肉水饺、手抓羊肉、清蒸羊尾、羊肉泡馍、烧麦、清真糕点等清真食品,在吸收中国传统烹调文化精髓并加以创造性发展后进入现代中国商业领域,获得了各民族的欢迎。一些老字号的清真饭庄焕发了青春,发展成为大饭店。清真大菜系已发展到将近300个品种。清真糕点也已成为人们节日、祝寿、庆贺、探亲访友的礼节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