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无形―――论中国茶艺形式
发布时间 2015-02-22 浏览 22831 次
地方与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相关。”

  王旭烽的写作过程非常艰苦,三部小说共写了十年。第一部是手书完成的,这部书稿后成为浙江图书馆当代文学史收藏的第一部手稿。从第二部起,她用电脑打字。尽管当时有孕在身,但为了创作,她全然不计后果。王旭烽说:“一部好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程度,二是具有不可重复性,三是要在文本、语言、结构上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要有差异。我在小说中用了三种语言,即使用了成语、诗词,追求工笔画般的细致;用了吴越方言,杭州人读起来特别亲切;还有外来欧化的长句子,尤其是展示内心世界和抒情时用。我是学历史的,历史学锤炼了人的品格,穷尽一生追求一个真理是我们的座右铭。我的习惯是写完了以后要朗读,看看是否通顺,删除多余的词,特别是副词。我每部作品都修改了5遍。”待小说第三部完成后,王旭烽对孩子说:“咱们庆祝一下吧!领着孩子走到街上,她买了一束鲜花,让孩子捧着,因为孩子也是这套书的半个作者。”

  王旭烽在小说创作的同时还写下20万字的茶学专著,阐述茶文化与哲学特别是儒释道的关系。其中《大象无形―――论中国茶艺形式》获得国际茶文化学术论文二等奖,《饮茶说茶》被韩国作为茶文化的大学教材。她现在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

  王旭烽酷爱自己的故乡,辛勤地创作。她说:“写作是一种孤独的劳动,当我们在文学中看人生、看幸福、看人际交往和终极关怀时,就如同有一根血脉相连。十年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一个农夫劳作的态度来耕耘这片茶园,我感受到了工作的艰辛和欣慰,也习惯了自己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质朴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我把我虚构的文学世界建立在我脚踏实地生活着的大地上,这既是文学生涯所然,也是命运所然。”

  当茅盾先生的故乡收获菊花的时候,王旭烽在此也收获了文学创作的丰硕果实。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