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八年时间“沏”好一壶南明茶
发布时间 2015-04-01 浏览 24566 次

“经常听爱茶的人抱怨,现在的小孩子都只喝洋饮料。”刘永贤说,为了从小抓好茶文化教育,南明区还组织实施了茶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专家学者与学生零距离讲解茶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茶的保健作用、经济价值,感受中国茶文化蕴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目前,“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活动已为人所熟知,每到五六月,爱茶的市民朋友就相聚在南明河畔,品清新绿茶、赏茶歌茶舞。

借助文化品牌推广 助力茶商发展壮大

“新茶才上一个星期,我们已经收到100来万的订单,每天加班加点生产都跟不上呢!”最近,栗香茶叶有限公司贵阳销售公司总经理冯晨洋的电话响个不停,面对源源不断的订单,他“无奈”地说,“我们还在招工,得加快生产。”

而在2009年,栗香茶叶刚刚确定转型卖品牌的时候,贵阳销售公司一年的营业收入不过300余万元,到2014年,营业收入已经达到4000万元。

早在2001年,栗香茶叶就进驻太升茶叶专营市场。“当时只是卖散茶,虽然销售量不错,可是利润低,也没有影响力。”冯晨洋说,“在公司的成长史展示走廊上,2007年参加南明举办的第一届‘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节是一个重要起点。”

通过年年参加现场品茗、茶艺展示等活动,栗香茶渐渐被人了解和熟知,贵阳销售公司也获得长足的发展,销售面积从10平方米扩大到160平方米,经销商也从3家发展到100来家。

文化活动持续发力 经济建设再添动力

“举办文化活动,除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主要还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刘永贤说,得益于茶文化活动的不仅仅是个别茶商,与茶相关的产业都得到较大拉动。

以辖区两大茶叶市场为例。2007年,贵州太升茶叶专营市场入驻经营户106家,经营面积5700平方米,全年销售金额6000余万元;到2014年,经营户增加到214户,经营面积达13000平方米,全年交易额突破亿元。贵州茶城的出租率也从75%增长到100%,2014年销售额达9000余万元。

跳出茶叶抓茶业。如何发展与茶有关产业来找新的增长点?茶乡生态旅游线路的开通是个成功尝试。“南明是外地游客来黔旅游中转站,有完善的旅游配套,但缺少留住外地游客的真山真水。茶乡生态旅游线路将南明和茶乡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有效带动了当地和产茶县旅游业的发展。”刘永贤介绍。

2009年,南明区开展寻找黔茶“有缘人”活动,组织50名游客和媒体记者参加了湄潭茶乡生态游首发团的旅行,拉开了茶乡生态游活动的序幕。当年,短短一个月,湄潭县接待游客3.2万人次,旅游收入2100万元,主要旅游指标同期增长25%以上。林林 本报记者 彭婷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