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安徽六安将建国内最大
下一主题:高原现代茶产业成为藏
“浙江受资源制约,劳动力紧缺,成本上升,现在在采摘、加工这块尝试采用机器换人的方式。目前,大宗茶修剪、采摘机械化水平超过90%,名优茶机制率达95%,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陆德彪说,“不过,效果也是各有优劣。”
柯桥区兰亭镇是全省最早采用茶叶机械化生产试点之一。“机械炒茶在省工节本方面的效果,这几年的确让茶农得了不少实惠。”绍兴民胜机械有限公司的炒茶师傅王生厌说,“以前我一个人用4小时才能炒好1斤干茶,现在我用机器,一天能做出100多斤。”
据介绍,目前茶叶机械作业已覆盖了茶叶辉锅、炒制、提香等各个方面。“以前不少名优茶都强调手工炒制,但现在,不管是大众茶还是名优茶加工,现在机械都已经能胜任。”省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吴海平说。
不过,机械采摘的推广并没有机械炒茶那般简单。尽管机采比人工采摘的效率提高8至15倍,并降低50%至70%的成本,但采摘要求也高:茶树发芽时间要一致,长出的鲜叶要整齐……这意味着在茶叶培育过程中必须做到高标准。但我省大多数的茶园,分散到户的粗放式管理方式,标准化难度很大。
所以,目前浙江的多数茶场只会在茶叶生产的中后期采用机械采摘、机械分选,前期高档茶依然只能依赖人工。“这里面有茶园建设标准化的问题,也有我们机械化设备研发上的不足。”王生厌说。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颜伟杰 通讯员 厉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