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
相传,明末初期,时局动乱不安,一支清军从江西进入福建过境桐木关,当日天色已晚,于是就驻扎在一个茶厂里。茶厂当时正加工绿茶,由于军队的到来,迫使生产人员撤离工厂,军队撤离之后,工人回来,发现茶叶因无法及时制作,全部发酵变红,发出意外香气。弃之可惜,工人们马上砍伐当地的松木生火炒制、烘干,包装试销。由于茶叶的吸附性强,使泡出的茶汤具有松烟香、汤色红艳明亮,更受外商的喜欢,于是就成就了正山小种。“正山”即是正宗,高山之意,仅限桐木关境内,“小种”是茶树品种为小叶种,此境外产的小种红茶均为“外山小种”或“烟小种”。
碧螺春
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有着这样一个传奇似的故事:
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故名“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