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华祥苑官方微信还每日直播庄园茶叶采制现场,消费者可以清楚了解每天每批次春茶生产状况,如采摘时天气阴晴、温度、湿度等,以及专家通过汤色、香气等方面评定结果。
“直供茶统一罐装,每罐100克,每天限量发售六七百罐。活动第一天,发售才18分钟所有直供茶就已售罄。4月26日-5月1日期间,每日均不到1小时售罄。”胡金雨告诉记者,站在茶友角度,提供他们最想知道、最感兴趣的内容,从新浪微博扩散到微信公众号,结合微商城,展示更立体,营销更直接,效果立竿见影。
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并非只有茶企,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我县众多茶叶专业合作社也通过自家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开辟广阔消费市场。
五一期间,通过网络召集的120名爱茶人士走进祥华乡创兴茶叶专业合作社,参与制茶体验。合作社负责人詹兴木说,三年前,他利用互联网方式,启动了“O2O”茶园体验活动,吸引一大批忠实的合作伙伴及消费者。
“我手机上有好几十个与茶相关的群号,来茶园体验的茶客就是通过在这些群发布消息,以及自建的公众号推送吸引来的。”詹兴木说,去年秋季合作社接待了50多位茶人进山体验,今年达到120多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远的有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湖南等地的,也有上海、香港的茶商茶友,近的自厦门、漳州来。
德峰茶业微茶会
微众筹:300多名网友获20万元众筹资金
把茶旅游、茶营销和目前风行的众筹相融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日前,德峰茶业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茶一旅春趣微众筹,德峰红心歪尾铁观音保护区等您来。”春茶上市时,德峰茶业的王文良就忙着在自己的官方微店上发布信息。
“引入微众筹模式,进一步带动春茶销售,发展O2O体验销售。” 王文良表示,通过“众筹+O2O”新式营销,其最主要还是希望喜爱喝茶的人能够走出都市,走进铁观音发源地,结识更多爱茶人,亲近大自然,一起见证一泡好茶的诞生,让他们更近距离感受安溪铁观音的魅力。
活动中,消费者在微店里拍下1元,德峰便从所有参与众筹的人中抽取1%的幸运儿送出最新首批铁观音春茶一盒;拍下99元、199元便可直接获得价值不同茶叶;拍下1999元,还能到茶都、红心歪尾铁观音保护区一日游,参与两日一夜的传统铁观音制作技艺体验;而拍下2999元的人,此外,还能在茶园里认养一棵专属茶树。
王文良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有300多名网友参与,众筹资金超20万元。很多茶友乐在其中。明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众筹体验规模。”
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郝健佐分析,利用众筹来扩大品牌营销力的做法并不新鲜,而结合“O2O”体验式的众筹则较少见。“这就是对‘互联网+’工具的应用组合开发。”
借助互联网思维,同样由德峰茶业组合开发的“微茶会”,也倍受关注。5月26日,主题为“德峰微茶会之有趣‘有梗铁观音’”吸引一拨爱茶人士积极参与,香港、西安等地茶客也闻香而动,远道而来,感受安溪铁观音独特传统魅力。
“微茶会”通过微信发起,在一系列活动后,茶友通过手机拍照记录,记录体验过程感受,并配图发微信朋友圈或微博,让更多人了解安溪茶文化,分享茶故事,最终在线上聚集人气,扩大品牌知名度,虏获消费者芳心。
国心绿谷智能物联私家茶园
物联网:茶园高清监控“健康”“看得见”
不同于把“互联网+”融入茶叶营销之中,誉丰国心则目光前移,把重心放在茶园管理上,通过“互联网+硬件”构架的物联网模式,让茶园管理更加智能化。
4月25日,正当铁观音春茶采摘之际,誉丰国心与北京美信凌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由美信凌科开发的智能物联网茶园环境监测系统,在誉丰国心的茶园基地——国心绿谷植入并成功运行,此举也让誉丰国心成为我县首家引进智能物联网茶园监测系统的茶企。
轻点鼠标就能实时掌控茶树长势,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一目了然;拿起手机就能“点对点”遥控指挥,甚至请教专家“会诊”,真正实现精细化茶园管理……日前,在尚卿乡誉丰国心茶叶公司茶园基地里,董事长黄清平向记者演示物联网技术管理茶园全过程。
黄清平介绍,茶园里分布着十几种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监控茶园上空的大气压力、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光照辐射总量,及茶树生长情况。系统应用Seabo智能精准农业信息系统,把茶树、环境等数据实时传递到云端服务器上,进行快速计算、分析后,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在网页上,工作人员可及时应对气候异常、土壤生态变化等环境因素,实现自动灌溉、驱虫防病等工作,提高茶园防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茶叶质量和产量。
而在茶叶消费方面,黄清平表示,把国心绿谷现有的360度24小时高清茶园监控系统与智能物联网茶园监测系统相结合,下一步,消费者不仅仅能在互联网上实时观看茶山,且能更进一步了解茶园的土壤、水质、大气、肥料等种植数据,形成从茶园管理到制作包装完善的健康茶保障体系,让铁观音茶叶消费真正实现“看得见的健康”。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与传统茶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茶产业转型升级,还可催生新的业态、创造出新的模式。在“互联网+”推动下,我县茶产业也不断探索着新的生产销售模式,向价值链高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