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以茶待客的风俗遍及民
下一主题:赵明岳作品:《啊!真
“茶禅一味”,是说茶的味道之中I包含着禅理,而禅的境界与精神实质,又充满着茶昧。于是,茶与禅,都 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幽静、苦涩、缀渺。禅门中以饮茶作为机锋、禅案而广泛流传、颇具影响的,首推“赵州茶" 或称“吃茶去”的公案,被看成是"赵州禅关”,经常在禅家的公案中为僧侣所喜闻乐道,元代文人也喜好在诗中 用到这一典故。如李孝光依陈辅贤游瓶山韵》的“老父行寻灵运屐,道人唤吃赵州茶。"戴良依韵游宝华寺》 的"失脚江湖鬓欲华,寻惽姑啜赵州茶。”谢应芳《过显庆寺》的"六载璽来释氏家,一瓯新啜赵州茶此外,陈孚 《偕承旨野庄公学士刘东崖侍讲张西岩游庆寿寺憩僧窗有作》云广自知不是名埋客,消得曹溪一滴茶。”曹文晖 《石梁雪潘规广甚华亭上茶初试,一滴曹溪恐未真。”其曹溪则又为佛家典故,在广东曲江县双蜂山下,六祖在 此沐浴净身时参悟佛理,并曾主持曹溪宝林寺’因而被苹为禅宗祖庭。
元代的这些茶诗,作为文学作品,颇具艺术欣赏价值,对于研究古代茶文化来说,又有一定的认识价值,是 我国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份。从元诗中有关茶文化的记载、描述可知,元代的名茶虽然与宋代大概一致,但其 制茶工艺发生了一点变化,茶从宋代的华丽精致中回归自然简朴,这对我国茶具的革新、饮茶的风俗和习惯均 产生了影响,茶艺逐渐趋向简约、返朴归真。可以说,元朝在我国的统治虽不足百年,但仍是我国茶文化发赝 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