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明:卅载事茶甘之如饴
发布时间 2015-06-17 浏览 23608 次
明与女儿一同组织策划实施参加活动,人称“茶中父女军”。


与陈宗懋院士调查安溪铁观音种质资源

期待安溪茶业永葆生命力

蔡建明事茶30余载,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茶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在抓,安溪铁观音在营销手段上较早注入文化,我县突破传统观念在产地建设中国茶都市场等,成就“连续六年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荣誉,及去年全县125亿元的涉茶总产值。

走过辉煌的安溪铁观音时下面临转型升级,路怎么走?蔡建明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乌龙茶是功夫茶,生产、制作、营销,甚至品饮都要下功夫。”蔡建明在读书时就知道绿茶红茶都可以自动化生产,唯独乌龙茶的制作最依赖人工、经验。他觉得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是“天地人种”四要素缺一不可,在抓市场营销的同时,要在茶园基础管理、茶叶制作等生产环节下功夫,比如做好茶园土壤改良管理等。“既重营销又重生产,才能永葆铁观音生命力。”蔡建明说。

今年,县委、县政府大力加强“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对此,蔡建明觉得,“地理标志”要有文字标准也要有实物标样。蔡建明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安溪铁观音分为五级十等,每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作茶叶标样,茶叶收购站对样定价收购茶叶,茶农对样倒查生产制作环节,对样改进做工提高茶叶质量。

蔡建明曾参与《乌龙茶标准综合体》的起草、制订、验证和宣贯工作,对于加强安溪铁观音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管理的迫切需要感受更深。“《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溪铁观音标准》颁布实施,对于规范安溪铁观音产品生产和销售,有效保护铁观音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在蔡建明看来,仅有文字的标准还不够,他期待结合文字标准的安溪铁观音等级实物标样能早日制作出来,“加强‘地标’使用管理关键在全民意识,实物标样可观可感,可更好推动引导‘按标’生产及‘认标’消费。”蔡建明说。(记者王秋霞)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