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云南临沧强势出击
下一主题:福建茶艺师李亚鹤:人
由此可见,不仅人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植物也需要自然生态的环境,排他性的生长,最终弱化的是其本身。
或许,张回春和王春玲在有20多万人口的武夷山市里,不过是区区两人;在8万多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中,仍是区区两个,但却能将家乡的茶叶做到人人喜爱,这也许就是他们懂得了传统与现代、做人和做茶的道理。
五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传统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那时的茶,不过是解乏提神保健用处,与之“粗茶淡饭”相对应的是一种简约生活态度。在饥饿的年代,茶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显低微,只有到了社会进步,生活提高,茶叶才日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品,进而提升至社会交往的较高层次。
张回春和王春玲经历过“粗茶”年代,在那个每天工资几毛钱的时候,虽然他们也种茶,但从来没有想过那些不起眼的茶,日后能有那般辉煌;农场第一任的老场长张天福能成为中国“茶圣”;自己也因做得一手好茶,而得到同行和茶业界的认可。
……
各种茶叶行业的评比,张回春和王春玲都能摘冠,那是一种付出后的幸福,这不过是许多幸福中的一个。
上世纪70年代,他们俩都是“回乡知青”,只不过张回春早两年。第一次干农活的王春玲,怎么也修不好田埂,正在着急时,张回春一声不吭地过来帮助,三下五除二地把田埂糊得光亮平整,然后一声不吭地离去。也许就是那一刻,两人的心都怦然一动,有了共鸣……
幸福就如茶一般,在清静恬淡中滋养着情操,在禅悟修德中得到了智慧。(作者:林小宇 宋葵 裴质斌 刘芳 原文刊载于《福建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