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产业恰逢国家政策利好、消费者健康需求、企业规模效应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四大战略机遇,因而发展前景广阔。
在我国,贫困乡村一般在山区,而山区恰好又是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区域,这是扶贫工作和茶叶产业两者拥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国家扶贫政策力推产业扶贫,发展茶叶产业就是在山区贫困乡村开展产业扶贫的典范,我省湘西黄金茶产业的发展就是茶产业扶贫的典型例子。结合国家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茶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健康中国战略已列入国家战略,茶产业属于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全国人民的健康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出于健康需要,国内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量会逐年提升,显示出茶产业有着巨大的内销市场空间。
国家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把中国茶叶和中国茶文化带到国外,让世界各国消费者都喝上中国的好茶,由此将推动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量增加,推动湖南茶叶走向世界市场,显示出茶产业有巨大的外销市场空间。
立法规范国内茶叶市场
茶叶产业是一个绿色产业,从国家环境建设的角度看,发展茶叶产业,可以实现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为实现湖南茶产业良性发展,建议采取以下举措。
一是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湖南近几年绿茶产业、黑茶产业发展很好,但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对茶叶产品转型升级,在继续发展绿茶、黑茶产业的同时,推动红茶、黄茶和白茶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是抓好产业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茶产业发展的出路,通过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可以带动乡村旅游、市民休闲、品茶体验。
三是立法规范国内市场。茶叶产品因为多样性和个性化,使得消费者很难区分茶叶产品的质量优劣和评判茶叶产品的真实价值,造成部分消费者对购买茶叶产生上当受骗的恐惧心理。立法规范国内市场的茶叶产品供需关系,可以提升国内茶叶消费者对茶叶产品和茶叶企业的信任度,从而提升国内茶叶消费量。
四是拓展国际市场。红茶是国际市场上最大宗的茶类,在国际市场上贸易量和消费量都占到了全球茶叶贸易量和消费量的七成以上。生产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优质红茶产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开拓国际茶叶市场,是我省茶产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 张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