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虽然是茶产量世界第一、茶叶总消费量世界第一,茶叶出口第二大国,但茶叶附加值低,品牌溢价能力弱。小罐茶整合上游优势资源,建设智能化的茶业工厂,不仅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消费茶产品,客观上也将带动中国茶业整体转型进步,推动整个中国茶业向全球高端价值链迈进,带动中国从茶叶大国向茶叶强国华丽转身。
在黄山工厂开工仪式时,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在演讲中提出了小罐茶的“7325工程”,即未来小罐茶要在全国布局700家专卖店、3000家茶叶店、2000家烟酒店、500个县城。显然,随着现代化工厂的开建,成长迅速的小罐茶发展布局的步伐也势必更快,茶业格局的重塑也将由此加快。
小罐茶投建的黄山工厂,作为工业4.0标准的智能工厂,志在实现对中国传统茶生产方式的标准化和智能化升级,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配套最完善的名优茶产品创新基地,集产业技术研发、标准化服务、保鲜包装、质量安全检测及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小罐茶助力中国茶文化
从一开始,小罐茶就绕过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从现代人看重的品质、讲究的颜值入手:请来非遗制茶大师当产品经理,确保最优的品质价值组合;找来国际设计大师,从产品包装到线下店面体验,重新确定中国茶面向消费者时应有的面貌。
在对茶的定位上,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指出,中国人的思想中有三个茶,一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是烟酒茶,还有一个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三个茶对应的分别是农产品的茶、消费品的茶、文化的茶。而小罐茶定位的正是消费品的茶,面向的就是大众市场。小罐茶未来不仅希望拥有全球规模,更要拥有全球精神及相应的竞争力,除了稳步提升市场和销量,投资未来以掌握核心优势已经同步规划并着手落实。
对此,茶行业专家认为,文化之困是中国茶业固步自封主因。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既养育了整个茶行业,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困住了茶行业。各个茶品牌几乎毫无例外的将“茶文化”当作发展推手,把茶历史、茶工艺、茶故事,甚至一些表演、技艺性的元素捆绑成为“茶文化”的现代注解,让茶文化多了些高高在上或附庸风雅的味道,但这只能人为地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隔阂。
小罐茶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给出了一条不同于以往中国茶的独特路径。在这个就连自行车行业都颠覆到共享单车的年代,中国茶行业仍然延续着古老的农产品经济模式,种植基本靠天、加工基本靠手、售卖基本靠嘴,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只有茶品类而无茶品牌。喝茶几乎成为和保温杯、枸杞、中年油腻男和谐同框的画面元素。英国人把下午茶装饰成了名符其实的贵族生活方式,而它的祖师爷中国茶却成了中年油腻男与保温杯的标配。
心中有大气象的人才会有大投资,小罐茶建设工厂投入了15亿,这样的大手笔,也进一步说明了它用心做好茶的决心。茶叶也可以高端大气上档次,佳节送礼倍有面子。小罐茶想要证明的是,中国茶品牌可以做出中国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