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界唯一的院士陈宗懋:一片冰心付清茗
发布时间 2018-10-27 浏览 24214 次
议递交到联合国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上,供7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讨论。最终,经过两次修改后,在2015年重庆召开的第48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农药残留委员会(FAO CCPR)大会上,由中国代表团提出的“茶叶中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应以茶汤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作为制定干茶中MRL的基础”为大会通过,并记载在会议的最终报告中。

  榜样在前,此后势如破竹,陈宗懋连续6次提出要求修改国际标准的建议,均获得批准和通过。其中,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设权威性专家委员会将茚虫威农药在茶叶上的残留标准定为5mg/kg。基于此,欧盟也自动将原来的标准从0.05mg/kg更改为5mg/kg,放宽到原标准的100倍,为我国茶叶出口创造了条件。

  茶叶和药残构成了陈宗懋半个世纪的研究内容。他以坚强的毅力和刻苦的钻研精神,开创了我国茶叶中农药研究之先河,带领团队先后进行了6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提出2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使茶叶成为全国各种作物中最早提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作物。

  对进步的渴望是科研工作者永恒的追求。近年来,陈宗懋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往茶园化学生态研究领域迈进。简单而言,就是搞清楚茶树、害虫、天敌之间的关系展生物防治,以少用化学农药从而减少残留。

  他告诉记者,他们已开展了茶树上的茶尺蠖、茶蚜、茶小绿叶蝉等3个主要害虫及其天敌之间营养机制的研究,发现了一条全新的防治害虫希望之路;他们还在茶树害虫的性信息素研究方面取得可喜成果,研发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芯,在茶树害虫的绿色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虽年过八旬,陈宗懋依旧躬耕不辍,奋斗在茶叶研究一线。每天他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仍长达十余小时。“人一定不能停止学习,除了出差,我每天早晨八点半到所里,白天带团队做科研、处理日常事务。晚上回到家,我还会继续看相关文献,几乎每天2到3篇。”他推了推眼镜说。

  没有华丽的说辞,只有不懈的行动,茶斗士陈宗懋一脸慈祥。窗外是宁静深绿的茶园,那天正孕育着中国茶更美好的明天。(记者 曾杨希)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