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细节决定成败 精益求
下一主题:再迎“茶叶盛会” 201
“虽然交腊村有1400多亩茶园,可采面积达500多亩,但我们原来缺乏加工厂,运送加工成本高,导致很多茶园得不到很好管护,现在有了加工厂,茶青收购得到及时解决,村民种茶、采茶的积极性又高涨起来了。”交腊村党支部书记杨昌华高兴地说。
为了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大塘镇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水质等资源优势,依托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茶叶产业提质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茶叶种植,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通过种植茶叶走上致富之路。
“在采清明茶的季节,我们也耶村平均每天有采茶工500多人。目前茶叶成为也耶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全村源自茶叶收入人均达4000元以上。”杨胜武难掩心中的高兴。
昔日荒山变茶园,大塘镇乔兑、也耶、掌雷、新桥、交腊等5个标准加工厂建成投产后,当地的茶青将及时得到深加工,为大塘茶农在发展茶叶种植上吃了‘定心丸’,农民种植、管护茶叶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较好地覆盖大塘镇10多个村,覆盖户数1474户5757人,其中贫困户244户1054人。
修剪枝丫、除杂草是也耶村茶叶大王余国胜的日常工作,“真是没想到,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只能靠种田来获得微薄收入了。现在能过上这么悠然的生活,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余国胜的脸上满是幸福。
采茶
雷山大塘极贫镇的贫困群众在采茶中获得可观收入。 欧辉 李格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