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价格变动对茶叶生长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09-06-18 浏览 27645 次
叶的自然生长规律,农民在每年的茶叶生产季节,有88%的茶农施农家肥和绿肥,有56%的茶农会少量的施含钙磷元素的肥料,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松土和整地。除了在春、夏季之交会出现的虫害,其它的季节一般不会出现病虫害,农民一般情况不会打农药,有12%的茶农一年打一次农药,有2%的茶农一年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农药,有86%的茶农不用农药,而且使用农药的茶农有98%的农户按国家农药的使用标准和技术人员的要求使用农药。这样茶叶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是可以保障的。由于普洱茶独有的品质,闻名于海内外,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爱好和信赖,这个时期的普洱是没有污染的堪称是“绿色食品”。版纳、思茅、临沧等地的野生茶、大叶茶、古树茶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政府和媒体对普洱茶的宣传,其影响越来越大,给一些商家和企业带来了商机。

  在过去的两年里茶叶价格超常规的上涨,茶叶价格的暴涨给普洱茶带来灾难性的破坏。由于企业对普洱茶加以炒作,干毛茶一公斤长到了100多元,野生茶和古茶甚至1000多元的天价。在调查中,当地有72%农户说他们自己也不敢相信茶叶给他们带来的收入。企业为了垄断茶叶市场不择手段的提高价格,从而使茶叶市场失灵,给普洱茶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种种不利的影响。首先:茶叶市场遭到破坏。价格上涨影响了消费市场和原料市场,消费者集中在有钱的上等人上,一些收入不高的人消费不起,因此普洱茶不在是普通大众的消费品,成了“富贵人的游戏”,成为“富贵”的象征,是一种奢侈品,所以消费市场萎缩。然而,在消费市场萎缩的同时,原料市场也在发生激烈的扩大,“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出现很多的假普洱茶,使茶叶市场混乱,给普洱茶良好的形象蒙上阴影,导致信誉不断的下降。就像有的消费者所说的“不知道那种是真的普洱茶”,既然不知道就不喝了。这样市场就大大萎缩,正常的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其次:茶叶的品质遭到破坏。价格的上涨,部分茶农和茶叶企业在经济利益的启动下,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茶叶受污染的概率在增加,在独立经营台地茶的农户中60%的茶农都使用农药和化肥。另一方面,为了使茶叶更快生长,46%的茶农会在叶面上打催芽剂,而且有27%的茶农希望扩大面积,有10%的茶农已经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毁林种茶现象时有发生,使茶园的生长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另外,茶叶商人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把外地毛茶原料作为普洱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茶叶搀假,所以有部分原料是假茶。茶叶加工和生产企业为了加快生产,减少并缩短加工工艺和环节,缩短发酵时间,不能保证品质,其品质破坏严重。

  然而,今年茶叶价格大幅度的下跌又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种茶的积极性。我们团队在勐海镇曼袄村民委员会曼板小组茶园对茶叶生长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由于茶叶价格低廉,一片片茶园荒芜,茶农对茶叶生产不重视。正常年景,同期这个时候的鲜叶收购价格是每公斤2.5元,而现在只有1.00元/公斤。茶价不好,影响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除了春茶,其它季节的茶叶几乎没有采摘过,茶农们放弃了对茶园的管理,让其自然生长,因此大部分茶农种植茶园杂草丛生,如果茶叶价格连续几年都是这样低迷,有60%左右的茶农认为,会考虑把茶园改种其它的经济作物。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正常年景,茶叶价格稳定,品质稳定,销售量也稳定;前年和去年,茶价虽高,但品质往往不太理想,销售却火暴;今年,茶价虽低,但品质很好,却无法销售;来年,茶价、品质、销售现在无法预计。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