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这款产品的设计有一定新意,走的虽然是另类路线,但仔细研究下来,感觉并不“邪门歪道”。该产品与去年名噪一时的红酒信托属于同类理财产品,即期权信托产品。客户既可以消费普洱茶,又可以获得预期收益。中国银行(3.00,0.05,1.69%,吧)理财分析师分析说,这些实质上均是融资信托,即云南龙润茶叶集团发起融资,以普洱茶作为抵押,然后与投资者一起分享销售利润。然而,普洱茶最后的产量与气候等因素有关,而且销售状况与市场需求程度相关,在投资上属于高风险的产品。但总体而言,云南龙润茶叶集团在设定收益率时必定参考过往数据,目前的收益率设定不是特别离谱,对承诺的盈利部分,公司一定具有充分把握。
据了解,除了红酒外,2008年市场上曾出现过另外一些另类产品,比如挂钩小麦、猪肉、艺术品和气候等理财产品。如中行的金色麦田计划,如果小麦的价格高于期初的价格,投资者就可以获得7%的年化收益率,否则就只能有0.72%的收益。但由于利润设计存在不合理问题,并未能引起市场太多关注。
另外,该产品毕竟属于信托类产品。作为合作方之一的国投信托给出一定的担保,这也使得该产品拥有很大吸引力。其实,从2008年9月份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就出现了梯形下滑趋势。由于2008年以来信贷资产类产品收益率较其他人民币理财产品高出不少,且期限和风险都在普通投资者接受范围之内,故其占据了银行所有发行的理财产品中70%甚至更高的比例。而去年央行在大幅下调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基点后,以商业承兑汇票为打包对象的票据类产品收益率更是急剧下降,信托类产品反而体现出更大优势。早在2008年6月底,监管部门就以窗口指导的形式叫停了商业银行为融资性信托提供担保,所以能让多方共同认可的信托产品是少之又少,既然推出,必然经过了一定风险系统的考验,热销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不过,这类产品由于稀缺,目前银行主要是向高端客户开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收益。一个工行产品经理表示,一般这类产品风险控管很严格,虽然银行不会做出担保,但是如果企业支付真的出现问题,银行对高端客户也不会袖手旁观。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大部分投资者并未能分享这另类投资的“蛋糕”?所幸一些信托公司透露,除了酒品和茶品之外,他们还计划推出奢侈品和艺术品等信托产品,预计在“普洱茶一号”之后,更多另类投资将纷呈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