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进锌硒乌龙茶业加工厂落户凤冈,县委书记王贵、县长廖海泉主动打电话联系建厂、建茶叶基地的事宜,龙泉镇政府、电力、水务、交通等相关部门承诺主动搞好协调服务。去年春节刚过,庄秋生带着200多万元资金在龙泉镇西山村建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凤冈锌硒乌龙茶加工厂建厂投产,当年加工5000余斤,本地10多个农民成为乌龙茶厂的正式工人,有了固定的收入。 一家一户的小农式种植和生产,既不利于茶叶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的大面积推广,也不利于茶叶质量的提高。 针对这一情况,乌龙茶公司主动加入寸心草茶业集团,走“茶业共同体”的道路,并率先在西山村建起优质茶园50亩,采取与当地农户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把现有的1000多亩茶园经营活,做大做强锌硒乌龙茶产业。庄秋生这样算了一笔帐:每亩投入给茶农600元肥料款,茶农享受县里的种茶优惠政策扶持,农户在自家茶园里打工,生产的茶叶全部卖给公司,这样,茶农除名优茶收入每亩200元左右,每亩产大三叶2000斤左右,按平均5元收购,亩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笔者所到之处,“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已在各公司推开,都能严格把好有机标准栽植、管理、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
目前,寸心草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元修建的集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的茶叶加工厂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投资100多万元修建的春秋茶叶加工厂主体工程建设接近尾声,正在进行机器安装和调试。至此该县新建和扩建了10多间标准化茶叶加工厂,上万户茶农投产的近6万余亩茶叶(茶青)不愁销售。这些加工厂建成后,每间加工厂每年可加工上千亩茶园的茶叶,新增产值1千万元以上,上万种茶户每年可新增收入3000元以上,人均增收800元。茶农陈世久激动地说,他家的茶园由于管理较好,一亩茶园盛产后只卖茶青,高的收入达7000元左右。他家一个孩子上大学,一个上高中,全靠茶叶收入支付。在田坝茶区,笔者看到,茶区家家房顶垛屋脊,户户打了水泥院坝,大多数人家实施了“三改”(该圈改灶改厕),安装了数字电视等。一条条镶边水纹路延伸到茶区的各个角落,村寨路、进组路、连户路贯通成网。
据该村村委主任周朝利介绍,该村有茶叶加工厂70多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00元,全村每年人均来自茶叶的收入达2350元。仅茶叶产业一项,全村年产值达700多万元。全村90%以上的人家有电话、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年人用上了手机。陈江、陈波、胡天真、周勇等16个茶农还购置了小轿车,摩托车、农用车等在茶区随处可见。2007年,有30多户人家杀了两头大肥猪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