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茶产业发展规划、茶叶产业优惠政策、干部职工领办效益农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措施。其中40条优惠政策规定:茶树育苗验收每亩按500元进行补助,对集中连片育苗30亩以上的按600元/亩补助,新建良种茶园每亩补助180元,等等。从2007年起,县财政每年投资1000万元,用于发展茶产业。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茶园建设蔚然兴起。去年以来,全县返乡民工建茶园50亩以上的就有70多户,总计面积达1万亩。
曾获“贵州省优秀茶叶加工师”称号的县绿产办干部罗明,除了在乡村指导群众发展生态绿茶,还先后在瑞溪镇燕子坝村承包了500多亩地,发展示范基地。他按照生态有机茶园标准,高规格栽种的茶园仅仅才移栽一年时间就已成园,成了正安发展生态绿茶的样板。
“浙江的茶产业受工业污染正在逐渐萎缩,市场竞争也激烈,而正安这边生态环境好,地理条件适宜,政策优厚有补助,当然愿意来这边发展哟。”在浙江丽水有加工和销售渠道的客商叶深高来正安做松香生意,经实地考察后改行发展茶叶产业。如今,他已投资600余万元,租赁土地建起了无性系良种茶树苗圃700亩。而今,他又开始忙着在和溪镇的大坎村兴建茶叶加工厂了.“良种良法,科技兴茶。”正安县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权威专家反复论证,确定国家级优良品种福鼎大白、龙井43号、安吉白茶作为正安茶叶产业发展的主要品种。为建设优质茶园,确保育苗有良好的母本源,该县从2007年开始到农业部定点的茶树良种繁育单位――遵义茶树良种苗圃场等地签订了50万公斤福鼎大白等良种穗条,由县绿产办委托县林业局中心苗圃场、金林茶叶有限公司等五家育苗单位在土坪、乐俭、和溪、中观、市坪和谢坝等乡镇培育了无性繁育茶苗750亩。目前,正安县已新建育苗基地8个,面积1200亩,茶苗生长良好,预计可出苗1.5亿株以上,可保证全县今年新建4万亩茶园的生产用苗,走自供、自给、自足的良种化道路。
2008年,正安争取到省财政现代农业(茶叶)、茶叶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和森林植被恢复、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2200万元,还通过对农口支农项目资金整合2500万元,全部投放于农户新植茶园补助及配套设施建设,有力地支撑了规模的快速扩张。
据介绍,到目前,全县实有茶园9.2万亩,投产茶园2万亩,茶叶总产量1000吨,总产值4000万元。全县有规模茶场11个,加工企业11家,动工在建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加工企业4家,个体加工点20多个,涉及茶农1.8万余户7万余人。同时,该县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各类茶事活动,各种系列品牌在全国及国际的多项评比中获得多项金奖,数千亩茶园获中农有机中心认证,部分企业通过ISQ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如今,正安茶叶在省内外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为打造正安茶知名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适度规模,整体推进,相对集中。”为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正安县规划了三个茶叶产业带,全县计划到2015年新建茶园24万亩,加上现有老茶园低产改造2万亩,茶园面积达到26万亩以上,无性系良种率达到95%。全县拟建30个茶青交易市场、1个茶叶交易市场,争创国家级龙头企业1至2家、省级龙头企业3至4家、市级龙头企业5至8家,年产茶青10万吨,产值6亿元以上,干茶加工2.5万吨,产值9亿元以上。(原题为《8万口沼气池撑起10万亩有机茶――正安县强力推进茶产业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