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净茶,毛茶
下一主题:老鹰茶又名红白茶
丰盛期:自明至清,九华山茶由炒青散茶到烘青绿茶花色品种面貌一新,历经三百多年。明吴仁有诗云:“犬吠披云客,花迎看竹翁,山家供玉乳,一碗便生风”。清代白元亮在《登九华》一诗中描述更详,“频年飘泊在天涯,又信萍踪上九华,云拥奇峰天欲滴,泉春乱石涧生花。傍林鸟语捣灵药,隔岸人声摘闵茶。今日探幽具乘兴,不知何处谪仙家”。明清时九华山已有“东崖雀舌”,“肉身仙茗”,“龙池云雾”和“南苔空心”等花色,分别产于四大丛林之王的东崖,神光岭前的肉身宝殿,下闵园的龙池和小天台的南苔庵,均属绿茶之烘青类,茶叶制作刻意求工,外形多姿多采,内质别具一格,视为佛门珍宝。据1933年李非所撰《青阳风土志》记载:“茶种类有龙眼茶,云雾茶,雀舌茶,毛尖茶,旗松茶。用于手采摘,置于锅内以火炕干,山乡所产地,用蔑萎或布袋装好,舟运至县城,再运住大通,南京等地销售”。可见九华之茶由佛教而至民间,到明清,民国已是花色品种齐全的丰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