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茶叶:跨国联手转折了茶叶精深加工的命运
发布时间 2009-06-21 浏览 23663 次
团产品质量控制的惯例,勇于自我监督和接受外界监督正是萧氏企业产品质量能够跨越式提升的主要原因。

  茶叶洁净化是保证质量安全的必然

  2006年底,经历了三年实践的萧氏集团尝试性地向全国专家抛出了鲜叶清洗的理念,一时议论风生水起,褒贬不一。面对一项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新生技术,就算有几十年从业经验的资深专家也不敢轻易定论。鲜叶表层的污染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清洗后表层的水份是茶叶加工的大敌,能解决问题吗?

  2008年6月16日,萧氏集团邓村茶产业科技园落成庆典。宜昌某单位领导应邀出席。当他在车间内看到清洗鲜叶后混浊且漂满污物的水样时,在路上预备“用鲜叶清洗理念炒作”的置疑词被全部推翻。

  同样对鲜叶清洗工艺带着疑惑而来的还有全国各地的业内行家。鲜叶清洗所用的水槽、传输鲜叶的输送带、抓叶爪、清洗之后的自然风扇装置和摊凉后的鲜叶干湿度……每一个步骤的细节都关系着整个的工艺可行性。事实证明,经过清洗之后的鲜叶所制的成品茶,不仅没有改变茶叶本身的原味,而且其中重金属、铅和微量元素等含量明显降低,其产品汤色更亮,滋味更醇。2009年3月4日,萧氏集团自主创新的茶叶鲜叶清洗工艺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

  萧氏集团在2007年初与浙江上洋洽谈订制生产设备时,董事长肖勇就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我们要求用制造食品加工生产线的原料来制造茶叶生产设备。”萧氏集团加工厂的所有生产线全部采取不锈钢材质和食品专用橡胶。2007年10月20日,国内知名的茶机生产厂家浙江上洋公司召开新产品推介会,全国业界近六百人应邀出席大会。萧氏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与各专家一起被安排在主席台。上洋董事长程玉明解释说:“与萧氏的合作中让我由衷地产生敬佩,我敬佩他们的务实和创新精神,他们的专业让茶机企业产生了压力。”

  与萧氏集团合作的日本设备供应商对肖勇的“固执”记忆犹新,长达三年多的谈判中,肖勇一直要求日方根据自己的要求生产符合中国特色的设备,而日方因从未有过这种前例一直未能答应。最终日方选择了让步,肖勇在与日方谈判时说:“任何一种产品都要以市场为基础,去适应市场的需要,而不能试图通过改变市场习惯来适应你的产品。”以生产蒸青茶为主的日本设备供应商生产出了该品牌的世界首台炒青式滚筒杀青机,尽管他们的设备远销世界各地,但因客户需要而做设备技术改进,却史无前例。

  2008年,萧氏集团顺应茶叶产业发展需要,投资兴建了占地面积、生产能力和科技含量在全国同行业领先的邓村茶产业科技园。公司自主创新茶叶鲜叶清洗理念,研发国内首条茶叶鲜叶清洗自动化流水线,彻底改变千年茶叶鲜叶不清洗的历史,有效推进了茶叶从农产品向食品转变的进程,其专利成果荣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公司创新研发了符合中国饮茶习惯的炒青绿茶加工工艺,将传统的加工工艺结合日本先进的智能化、清洁化、连续化制茶设备,有效运用到中国绿茶生产加工,实现了茶叶从鲜叶清洗到干茶出仓全程不落地加工,避免了茶叶与外界接触,全面保障了食品卫生安全,得到了诸多知名茶叶专家及业界同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项目被纳入“国家星火计划”。9月,萧氏集团投资兴建集现代化茶园管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标准化茶园得到了全国、省、市诸多领导专家及同行的极大认可。

  跨国联手转折了茶叶精深加工的命运

  位于夷陵经济开发区的中国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是萧氏集团以顺应“绿色、生态、健康”的消费主题滋生的多元化产业。项目广泛吸纳和充分借鉴中外茶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致力于茶叶产品纵深开发和合理利用,以延伸和拓展茶叶综合性产业链条为手段,全力打造萧氏茶叶集团核心竞争力。该项目将与日本知名茶类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合作,借助日本成熟的茶叶深加工技术和设备,以茶叶科技为纽带,综合开发儿茶素、茶多酚、茶食品、茶饮料、茶机械等产品,建成中国首个以茶叶为核心、集相关产业链条为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工业园,全面挖掘茶叶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产业效益,形成多元产业集群。

  2009年,萧氏集团在雾渡河镇兴建1000吨茶产业加工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雾渡河、樟村坪、下堡坪地区的茶叶资源,解决当地茶叶鲜叶收购和销售难题,全面提高当地茶农收入。公司入股兴山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借助历史文化“昭君”品牌,打造历史文化名茶,在宜昌地区形成萧氏茶叶网络覆盖下的优质茶产业集群经济。在秭归县成立了峡江碧涧茶叶公司,现代化加工厂房建设全面完成。一种萧氏现象正在形成。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