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翠芽进军各大名牌茶市
发布时间 2009-06-21 浏览 24936 次
的发展看,茶产业是湄潭必须着力培育的一项支柱产业。一是富民的需要,二是符合生态立县的要求,三是湄潭工业强县的必由之路,四是发展特色产业的必然选择。从技术优势看,贵州省茶场在湄潭,在培育熟练生产技术工人这一块上,为湄潭茶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贵州省茶科所在湄潭,也为湄潭科技兴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是湄潭县茶业发展始终坚持的方向,本着“围绕龙头建基地,发展基地建新的龙头”的指导原则,采取多种模式推进,狠抓基地建设。一是依托省茶科所的技术优势,结合湄潭茶产业发展的实际,对全县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布局;二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因地制宜强力实施“退耕还茶”;三是鼓励企业自办基地和申报茶园、茶产品有机认证,申报有机茶园认证获得成功的,县政府给予奖励;四是实施“产业兴路、路兴产业”发展带动战略,硬化和新建茶区公路,极大地调动了茶农的种茶积极性;五是实施“五化”标准生产。坚持茶树良种化、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环境清洁化、生产机械化。

  湄潭县始终坚持把创响品牌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一项战略举措。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的发展理念,一是对龙头企业实行奖励政策,以支持茶叶企业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销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促其尽快做强做大;二是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土地、信贷等方面的困难,重点扶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促进茶叶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三是优先安排产业化项目和技改项目,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并决定对获得成功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四是建起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一批以茶叶深加工的企业纷纷建厂投产,延伸了茶叶产业链。

  在品牌打造上,一是统一品牌。将湄潭茶统一在“湄潭翠芽”地域品牌上,制定了“湄潭翠芽”系列产品生产标准,规范产品生产。二是支持茶叶企业扩大茶叶品牌知名度,鼓励企业做响品牌。参与国家级评比,在省级以上电视台进行以“湄潭翠芽”茶为品牌的茶叶产业形象和企业形象宣传,在出省高速公路永久性广告牌上广告“湄潭翠芽”,在地级以上城市广场组织推介以“湄潭翠芽”为主题的品牌周活动,县政府都将给予奖励。目前,全县已有17支产品先后获省、部级以上名优产品称号。

  采访中,湄潭县县长肖发君告诉记者,有了好商品,就要找好市场。湄潭在茶产业的营销网络建设上,一是投入4000万元,建成了“中国西南茶城”交易市场,并于2004年4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产品(茶叶)定点交易市场”。二是投入200多万元,围绕茶区按照每1万亩规划建设一个茶青专业交易市场的标准,茶农采摘的鲜青都能在半个小时内进入市场交易。现在湄潭茶叶产业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基地——茶青交易市场——加工企业——西南茶城交易市场——省内外市场”的“产——加——销”网络体系。三是扶持组建了贵州省湄潭茶叶协会14家茶叶专业协会,现全县共有会员50000余人。协会在农户与企业之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了企业、协会、农户三者共同利益联结体。四是支持企业和经营大户到大中城市以建立经营网点、开设专卖店等形式构建湄潭茶叶营销网络。凡在地级以上城市专业市场开设统一标识的“湄潭翠芽”专卖店,在全国知名茶叶专业市场开设统一标识的“湄潭翠芽”茶叶批发部,县政府也相应作出奖励。

  目前,湄潭茶叶的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市场销售越来越好。在北京马连道、安徽鹅桥、广西横县、江苏溧阳、湖南高桥等很多省外市场都有湄潭茶的零售和批发。据统计,省内外“湄潭翠芽”茶专卖店已达200多个。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