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永富:做品牌不能学亚历山大大帝
发布时间 2009-06-21 浏览 23551 次
偏差,认为凉茶苦得难以入口,对此,司徒永富开展了凉茶科普教育。“很多人认为凉茶苦,但事实并非如此,罗汉果、菊花茶都是甜的,所以我们要改变人们的认知。”

  在鸿福堂每年的销售额中,瓶装饮料的销售额占到了40%,在未来的一两年里有可能上升到60%,但司徒永富仍然对凉茶铺这一销售模式情有独钟,他说:“因为那才是完整的营销。”说到底,司徒永富不单单是一个健康产品的售卖者,更是一个凉茶文化的传播者。

《新营销》:内地许多凉茶企业选择超市作为销售渠道,鸿福堂为什么仍旧坚持通过凉茶铺卖凉茶?

  司徒永富:我的事业动力来自于凉茶铺。我很愿意走进凉茶铺和我们的雇员交流,观察他们的服务,倾听顾客的心声,这样会让我觉得营销很完整。在超级市场,一个品牌很难有灵魂,它们的灵魂是通过广告做出来的,广告虽然是一个不错的营销手段,但是广告和人的距离很远。“7-11”在香港有800个便利店,鸿福堂在香港有70家凉茶铺,所以我幻想,如果我们店员的笑容能感染人的话,整个城市就会变得不一样。这是我的一个愿景。两三年前,很多人都不认同我们走的路,觉得这样做发展很慢,但是我始终认定,只要坚持下去,我们一定会赢。目前我们是通过瓶装饮料进入内地市场,但早晚会将凉茶铺导入进去。

  《新营销》:凉茶铺里的凉茶卖18元港币,超市里的售价为8元港币,为什么凉茶铺里售卖的凉茶价格与超市相差这么大?

  司徒永富:超市售卖的产品,与凉茶铺里卖的产品是不一样的。凉茶铺里的凉茶是新鲜的,每天早上6点,我们会将工厂里刚刚生产出来的凉茶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各个店铺里。而超市售卖的凉茶是保鲜的,保质期是一年。除了新鲜外,这两个地方所卖的凉茶在功能上差异并不大,它们最重要的差异在于文化。

《新营销》:很多消费者认为“王老吉凉茶就是凉茶”、“王老吉的口味就是凉茶的标准口味”,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司徒永富:很多人说王老吉的饮料比较甜,也不太真材实料,但要改变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要花很多工夫,我们的资金实力还不够,也暂时承担不起这样的风险。

  其实,顾客并不知道凉茶本来是什么味道,他们也不关心。口味是会改变的,40岁的口味和60岁的口味是不一样的,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加,人们的口味也会相应变化。王老吉太甜了,早晚它会调出一个不甜的口味出来。因此,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凉茶能够给顾客什么样的好处,同其他凉茶有什么差异。如果我们将品牌的差异性表现出来,我们的凉茶成为顾客心目中的首选,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新营销》:在内地市场,凉茶市场上的跟风者很多,但它们很难和王老吉拉开差距。鸿福堂是如何进行差异化定位的?

  司徒永富:喝凉茶是广东人的生活习惯,而鸿福堂是香港品牌,做凉茶我们是专家,同时我们被国家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八个秘方,这就是我们的差异化。

  王老吉在内地市场非常成功了,我们可不可以在另一个市场取得成功呢?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美国市场,是唯一的拿到美国FDA认证的凉茶品牌。我们花了3年时间申请FDA认证,获得FDA之后,我们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呈两倍增长。这让我们受到了非常大的鼓舞,也坚定了我们开发美国市场的信心。

  我们在广州、深圳的生意很好,但怎么样向前走,现在还没有答案。很多人说进入内地市场一定要占领北京市场,然后再往南扩张,这种做法对我们来说是有风险的,因为跑到一个消费习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去大肆扩张,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多的生意,而且还会对品牌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的策略是由南及北,慢慢扩张。我们做的是品牌,而不单单是生意。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停下来看远一点,暂时做不成的,我们慢慢做,总有一天我们会做成。我们是卖龟苓膏的,我们希望自己能像龟一样慢慢走。

  《新营销》:跟中国内地许多凉茶企业不一样,鸿福堂一直很专注,也很稳健。

  司徒永富:亚历山大大帝南征北战,战无不胜,但他不懂得管理,以为一直打下去世界就是他的,但最终的结果呢?一些凉茶企业认为台湾和香港的文化一样,而且市场潜力很大,又没有领导品牌,于是在台湾大肆扩张,结果是全线溃败。将市场铺得很大,在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心在作祟。我们不是亚历山大大帝。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