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烧旺”闽茶外贸三把火
发布时间 2009-06-21 浏览 23659 次
基地备案初期,厦门局就把重点放在茶叶基地的安全用药管理体系上。截至2008年5月30日移交基地产地局前,完成茶叶基地备案120个,面积10.33万亩,其中1200亩有机茶园通过欧盟、日本等有机认证,备案茶园遍布乌龙茶、普洱茶、红、绿、白茶产区。

  2008年,该局继续加大农药监控力度,主动引导茶叶出口企业、种植基地双方共同完善茶园管理、基地安全用药管理、基地用药安全准则、质量追踪体系等四大管理制度。责成企业不折不扣落实农药统一购买、供应和管理制度,加快茶叶GAP认证步伐,要求必须提供首次用药的实验室检测分析报告。与企业共同研究茶园用药品种,开展基地用药调查及农药残留监控统计分析,推荐45种可使用农药、输日茶叶19种安全农药。

第二把火“烧”检测

  2008年5月15日,厦门健民食品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收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认可是目前我国对出口货物检测实验室认可的最高级别,与国际组织实现了互认。

  在该公司启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到申请CNAS评审认可,该局发挥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全程指导,着力推动其实验室按国际标准ISO/IEC17025运行。

  几乎紧随其后,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检测实验室也顺利通过CNAL认可。

  此举为厦门出口企业实验室取得国家认可资质提供了经验,也为同行健全自检自控体系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

  而在此期间,从购置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整体布局,从质检人员培训到实验室仪器调试,从检测标准信息的搜集到实验方法的统一,该局几乎成了企业一员。该局随后宣布对获CNAS认可茶叶企业实行加快验放速度的优惠措施,以体现扶优扶强。

  

第三把火“烧”市场

  厦门口岸历来为传统的乌龙茶出口口岸。“喝茶还是要喝‘海堤牌’的‘酱油色茶’!”这是海外华人钟情厦门乌龙茶的心声。

  然而,乌龙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间压价、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一些海外大茶商直接参与争夺市场,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压力。日本、欧盟屡屡出台新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在质量上形成了拦截茶叶出口的一道道门槛。

  依赖单一市场,乌龙茶出口之路必将越走越窄。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迫在眉睫。

  该局主动出击,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及时向企业传达检验检疫政策法规,通过WTO工作站提供网上信息通报查询和专家评议等服务,与国外客户、检测机构主动交涉,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经梳理分析后对外发布。

  改变检验检疫模式,把检验监管关口前移。允许各出口茶叶生产企业根据贸易实际情况,以原料、半成品、成品三种模式,进行相应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检验的预先申请,同时加严对原料、半成品的数重量及加工过程日常监管。这样,既实现了把关有效性,又大大加快了通关速度,茶叶检验周期每批缩短至少5个工作日。

  厦茶稳健的市场多元化步伐,正让人刮目相看。去年拓展了智利、以色列、毛里求斯、巴拿马、瑞士等近10国新市场,对日、韩、加、德、英、荷等传统市场则持续保持增势,小包装茶叶更以厦门的自主品牌“海堤”直接入驻英国、瑞士等超市,实现了零的突破。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