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不愁卖,潮落方见好品牌
寒冬并非是所有人的,转回市场,依然可以看到些许春意。上海市大宁国际茶城总经理叶应春介绍说:“并不是谁家的普洱茶都卖不出去,尽管茶城普洱茶总体销售额明显较之去年大幅下降,不过,大益的普洱茶就不愁卖。今年由我代销给上海几家银行的大益普洱茶就有几十万元。我不是大益的经销商,但是客户点名要这个牌子。”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广州茶博会上,大益集团总经理邓增永曾报100余万元销售额。报道一出,就有业内人士质疑是否属实,但熟悉行情的各地批发市场负责人并不以为奇。据经销商介绍,之所以“大益”的普洱茶逆势走俏,主要还是该品牌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度。“大益”没有受到这股普洱茶寒潮的影响吗?当然不会,尽管与往年相比今年产品总产量没有明显下降,但利润还是减少了。由于经销利润在茶叶大量库存积压的压力下不断降低,甚至许多茶商亏损销售,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比之其他茶叶品种,价格已经处于中低水平。因此小品牌的低价优势削弱,不再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一些大品牌的失宠,经销商则这样解释:“中茶公司的普洱茶仿冒品太多,消费者也不敢相信。”叶应春坦言,他也曾代理过小品牌的普洱茶,虽然亏损不多,不过再做普洱茶,他一定会选信誉好的大品牌。
为喝不为藏,买茶正当时
在上海茶叶批发市场,叶应春介绍了这样的情况:“过去从市场走出去的都是整件的普洱茶,大件就是84饼,这肯定是经销商拿走了,即便是消费者,肯定也是买去收藏,等着升值。现在都是五饼一提或是单饼出售,卖出去的都是拿去喝的。”
据福建九峰连锁负责人叶清德介绍,2006年底,某普洱茶品牌的加盟费高达数百万元。可想而知,转嫁到商品价格上的附加经销成本自然不会少。从青叶收购开始,到生产企业“厂以茶贵”待价而沽,再经过几级经销商的“运作”,曾经一路攀升的普洱茶价格就这样形成了。一位批发市场的负责人说:“前两年普洱茶的价格简直莫名其妙,这么高的价钱买点上等绿茶、乌龙茶喝好了。”如今,在大量库存囤积的压力下,普洱茶终于出现了让消费者满意的价格。他建议说:“如果还是想收藏,我不敢说现在是所谓抄底的时机,因为这批库存的压力带来的影响加上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价格也许还会继续走低。但是就喝茶而言,现在普洱茶的利润已经挤得差不多了,买点普洱茶喝正是时候。现在办年货买礼品茶,普洱茶比前两年便宜太多了。过去好牌子的宫廷贡普500元一饼,现在100元就可以买下来了。另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爱喝普洱茶的消费者要算有口福了。由于普洱茶的特点,积压一方面让价格下来了,另一方面品质却没有受到影响,在经销商专业的保存下,品质反而会更好。”
编后:
今冬的礼品茶市场或许可以给普洱茶经销商带来些许暖意,但尽早消化普洱茶过热遗留的大量“库存”,还需要有关部门在推出各项标准的同时,切实拉动市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