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茶安全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 2009-06-30 浏览 22966 次
尤以傍晚喷施为好,以喷湿叶片为佳。喷施时应喷在茶叶的正、背两面,提高吸收能力。

3、分批勤采。夏秋季是三、四轮茶的采收季节,高温干旱容易促进茶树新梢老化,因此,应及时按标准嫩采,本着早采、采小、多次原则进行安排,确保采收效益,并减少病虫害发生。

4、浅耕除草

茶园土壤经春季采摘踩踏镇压后,土壤板结严重,行间杂草开始迅猛生长, 与茶树争水、争肥、争空间。因此,应及时浅耕、除草。

园间除草提倡浅耕、早除为主,行间、冠内杂草一并去除。浅耕深度以10~15cm为宜,以后每隔20~30天要除1次草。无公害茶园可采用标准允许的除草剂,如草甘膦等进行化学除草。

5、行间铺草。夏秋期间雨水不均,暴雨率高,尤其是“伏旱”期间暴雨和干旱交替出现,暴雨时茶园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时土壤严重失水。茶园行间铺草具有防止水土流失,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抑制杂草生长, 稳定地温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等多种作用, 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农艺措施,铺草厚度以10cm左右为宜,稻草、麦秆、绿肥等都是茶园较好的覆盖材料。

二、推广综合防治技术,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一)推广综合防治和无害化防治技术。宜采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确保茶叶生产的安全性。

1、推广使用信息素色板诱杀技术,降低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虫口量,减少农药使用,以保护天敌。

2、推广使用黑光灯,减少光敏感性虫口量。

3、推广使用生物性农药,如鱼藤酮、白僵菌、印楝素等,控制病虫害在茶园严重发生。

4、开展农业防治,如适时修剪,及时清园,分批勤采等方法,破坏茶树病虫害适生环境,减少病虫害大规模发生。

(二)做好“三查”工作,提高防治效率。

由于我县茶区广阔, 不同茶区的虫情、病情差异较大,夏秋季茶园中危害较重的主要害虫有小绿叶蝉、螨类、尺蠖、粉虱、蚜虫等,这些害虫常常同时为害;病害主要有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等。各地要加强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 及时做好“三查”工作,确定最佳的施药时间,准确、及时、经济、有效地防治茶树病虫害。

(三)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茶叶生产的安全性。

采取化学防治时,应按照无公害茶园、绿色食品茶园、有机茶园的不同质量安全标准,选取适用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应使用合理的浓度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一般可选择:

茶尺蠖:选用10%天王星25毫升/亩、2.5%功夫30毫升/亩或50%辛硫磷50毫升/亩;

小绿叶蝉:选用10%醚菊酯50-60毫升/亩或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假眼小绿叶蝉使用10%的吡虫啉;

螨类:适用20%速螨酮2000-3000倍、73%的克螨特2000倍等。

三、规范加工程序,提高茶叶生产的清洁化程度。

1、在茶叶加工中,要尽量采用连续化的流水线生产,以实现茶叶加工不落地,尽量减少人工操作而带来的污染。

2、清洁茶叶加工机械,防止机器部件润滑油对茶叶造成的污染。

3、严格杜绝茶叶中加入添加剂,并注意防止杂物进入。

4、非食品用包装材料不可用于茶叶包装,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和其它有异味的物品放在一起或一起运输。

5、加强员工生产卫生知识培训,持证上岗,按QS认证要求进行全程卫生质量管理。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