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若琛出浴
下一主题:道步骤祥解 茶礼古已
淋罐:盖定后,复以热汤遍淋壶上,以清洁沾附壶面的茶沫。壶外追热。内外夹攻,以保证壶中有足够的温度。冬日烹茶,这一环节尤重要。
烫杯:淋罐后,将铫中余汤淋杯。砂铫添水后放回炉上烧第二铫水。再回到茶几前“滚杯”:用食、中、拇三指捏住茶杯的杯口和底沿,使杯子侧立浸入另一个装满热汤的茶杯中,轻巧快速地转动,务使面面俱到,里外均匀地受洗受热。每个茶杯都要如此处理,这是二次“*盏”。因为只有“烧(热)盅烫罐”即杯罐皆热,方能起香。
用盖瓯瀹茶时,上述程序大体相同。但盖瓯不宜淋罐,所以刮沫以后,一般是迅速将瓯中茶汤倾入茶洗,再次冲点。这样做的目的是:起“洗茶”及预热作用;追热,以弥补不能淋罐的缺陷。
洒茶与品茶
冲点后,经淋罐、烫杯、倾水,正是洒茶的适当时刻。从冲到洒的过程,俗称为“翕”。翕要恰到好处,术速则香味不出,太迟则茶色太浓,茶味苦涩。洒茶时冲罐要靠近茶杯,叫“低斟”,以免激起泡沫、发妯滴沥声响,且可防止茶汤依次轮转洒入茶杯,须反复二、三次,叫“关公巡城”,使各杯汤色均匀;茶汤洒毕,罐中尚有余沥,须尽数滴出并依次滴入各杯中,叫“韩信点兵”。余沥不滤出,长时间浸在罐中,味转苦涩,会影响下一轮冲泡质量;余沥又是茶汤中最醇厚的部分,所以要均匀分配,以免各杯味有参差。
洒茶既毕,即可延客品茶。品饮时杯沿接唇,杯面迎鼻,边嗅边饮。饮毕,三嗅杯底。斯时也,“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