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精。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者为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小而盘如满月,有以长方瓷盘置一壶四盏者。且有壶小如拳,盏小如胡桃者……,壶盘与盏旧而佳者。」由于宜兴与闽南距离不近,相对价格亦高,所以并非人人都能求而得之,连宜兴所产紫砂茶罐亦水涨船高。清人郭柏苍《闽产异录》载:「泉漳试工夫茶者,多依陆树声茶谱烹论,其贮茶之小缸以极小之宜兴(所产)为上……今亦难得。」允为一证。我们无法明确地界定朱泥壶特殊的署款文化是起自何时,但正如王文径馆长所云:「在闽南人的意识中,孟臣即
紫砂壶的别称,无论是时大彬款、陈鸣远款的壶,都一概以『孟臣壶』称之……他(孟臣)占领了闽南的茶室,几乎是淹没了前者和后来者的名字。」一统天下的「孟臣」的确为后人玩赏朱泥古壶时,带来相当程度的困扰。《阳羡砂壶图考》﹕「孟臣制品,浑朴精巧,无不俱备;逸公则长于工巧,而浑朴不逮。」孟臣因其名声大,为后世陶人藉名,成为宜兴朱泥小壶的主要代名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