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今古茶道茶艺
下一主题:英国的茶道
从喝第一碗茶起,到饮第三碗,咏唱的是茶的功效和饮茶人的心理境界,在作者面前似乎出现了一个身心如沐浴着晨间的细雨,神似爽朗,彩霞满天的景象。 “三饮便得道”在佛教语言重视“得”的复合词,“得道”意味僧人虔诚苦心的修炼,获得佛教的某种思想或功德之意,是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你想要知道什么事茶道的真谛吗?唯有县人丹丘子才得以解释清楚。这首事发表于785年。时年的陆羽42岁,正是他写《茶经》出版五年后。释皎然 本性谢,为南朝人谢灵运的十世孙。他比陆羽长十几岁,是陆羽的好朋友,当时他和陆羽同住在湖州的妙喜寺。释皎然是写诗吟唱陆羽最多的一个诗僧,既有寻访诗三首,送别诗三首。在这里茶道被提高到只有象仙人丹丘子才能够理解的崇高境界。释皎然虽然没有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