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有機茶的四個條件
下一主题:怎样识别茶叶质量的优
中国茶学家不仅重视泉水,对江水、山水、井水也十分注意。有些茶学家认为,烹茶不一定都取名泉,天下如此之大,哪能处处有佳泉,所以主张因地制宜,学会“养水”。如取大江之 水,应在上游、中游植被良好幽静之处,于夜半取水,左右旋 搅,三日后自缸心轻轻舀入另一空缸,至七、八分即将原缸渣水 沉淀皆倾去。如此搅拌、沉淀、取舍三遍,即可备以煎茶了。从 现代观点看,这种方法可能不如以加入化学物质使之直接洁净省 时省工,但对古人说,却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自然之法,也许更符 合天然水质的保养。
至于其他取水方法还有许多,有的确有一定科学道理,有的 不过因人之所好,兴之所致,因时,因地,因具体条件便宜从 事。如有些茶人取初雪之水、朝露之水、清风细雨中的“无根水” (露天承接,不使落地)。甚至,有的人专于梅林之中,取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