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彩绘的瓷壶取胜。壶在唐朝称“注子”,茶壶也叫“茶注”。唐朝还出现了茶托,使茶具得以配套。宋代烧制的茶具有:福建建安的黑瓷;浙江龙泉的青瓷,河南钧窑的玫瑰紫釉;河北定窑的白瓷。宋代“斗茶”之风盛行,当时以建安黑瓷最受推崇。在茶具的形制上也更加精细、别致。元朝茶具最突出的成就是出现了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青
花茶具不仅在国内盛行,还远销国外。 明朝的制茶、饮茶更加讲究,茶具也不断发展创新。许次纾的〈茶疏〉中记载:“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宣德时所产的白釉小盏形似鸡心,最为名贵。到明朝,茶具制作最为突出的成果是江苏宜兴用五色陶土烧成的紫砂陶,它与瓷器争奇斗艳,名噪于世。据〈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气,又无熟闷气。"而与此同时,景德镇又创制了“斗彩”、“五彩”、“填彩”等瓷器,驰名中外 清朝瓷茶具的生产,以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时期最为繁荣。以陈鸣远和陈曼生制作的
紫砂壶“尤名于世"。清朝还出现了盖碗(或叫盖盏),用盖碗饮茶,香不涣散。除用陶、瓷制作的茶具外,还有用铜、银、锡、金、漆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