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红茶的历史发展及概况
发布时间 2009-08-02 浏览 31510 次
五峰等地,均有广东茶商、江西茶商、汉阳茶商等来此开设茶号,传授红茶采制技术,收购红茶,制茶厂曾先后达到20多家。当时渔洋关以西的粗制红茶,都要集中到渔洋关精制后,再通过渔洋河水运至长江、清江交汇口的宜都,然后才转运汉口外销英、俄、美、德诸国。

当时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经茶市场,广商除开辟鄂西宜红茶市外,还大批涌向鄂南羊楼洞采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红茶庄达50余家,年制红茶10万箱,达5万余担。

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

由于宜红茶品形俱佳,很受西方人欢迎,于是销路大畅。宜红由英国传售至西欧,尔后美商、德商也时有购买,宜红得到大量发展。1876年,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宜红茶出口量便一下猛增。据中国茶叶公司资料:至1886年前后,每年红茶输出量都在15万担左右。渔洋关一度成为与湖北省内两大茶叶市场—羊楼洞、汉口齐名的鄂西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