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伯:宜昌茶叶战线唯一的全国劳模
发布时间 2009-08-14 浏览 25271 次
家伍凤鸣与特产处主任科员李仲凡两人到宜都实地考察。他们来到宜都后,又会同翁寿楠一道,对红亮的经验进行了再总结,最后形成一书,书名为《宜都红亮红茶高产经验》,于1957年2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公开发行。书中所介绍的经验表明,红亮的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在全省处于“三个领先”的地位。

首先是茶叶生产的发展速度与单位面积产量居全省领先地位。1954年至1957年,红亮农业社共发展新茶园79.4亩,超过原有茶叶面积的1.5倍;1955年,全社平均亩产干茶280斤,比1951年增长1.8倍,其中10亩高产茶园,亩产干茶达到400斤。上述两组的数据,均高于全省任何一个茶区。

其次是大面积试验“茶树短穗扦插”居全省领先地位。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需要大量的红茶出口,发展茶叶生产所需的种苗供不应求。1954年春,宜昌与宜都农业部门共同联手,在红亮进行大面积扦插试验,一举获得成功。第二年,进一步扩大试验面积,拿出5亩水田育苗。吴少伯在县农业局驻点干部骆云峰的指导下,会同有经验的茶农一道,从搭竹木荫棚到选择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