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伯:宜昌茶叶战线唯一的全国劳模
发布时间 2009-08-14 浏览 25272 次
穗母树直到分株扦插,共花了一个多月,当年育苗近50万株。经过一冬一春的培育后检查,成活率达90%左右,从而打破了“哭不活的妈,插不活的茶”的神话。

其三是“绿”转“红”在全省居领先地位。原来,红亮与其他茶区一样,只生产绿茶,而不生产红茶,原因是不懂红茶生产加工技术。随着红茶出口数量的剧增,需要尽快“绿”转“红”,即由生产绿茶转为生产红茶。1954年,在宜都茶厂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宜都的红茶加工制造在红亮获得成功,并得到了我省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的高度赞扬,称它是在湖北竖起的一面旗帜。

创造这“三个领先”的代表人物吴少伯,除置身于红亮外,还把他所创造的经验,带到宜都周边茶区面对面地向茶农传授,普遍受到欢迎。

在宜昌茶叶战线上功勋显著的吴少伯,于2003年辞世,终年85岁。临终前,他向子女们交代:我做的事情已经过去,我所保存的一切资料最好作为我的随葬品一同埋下。“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吴少伯的子女是明白人,很理解老人说话的意思,其目的是提醒后代注意:在他离开人世后,子女们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