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发展,不仅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同时,通过采用化学、生物领域的新技术,改善农作物品种,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通过把工业部门的先进管理方式引入农业,使生产、加工、销售的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一体化,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应该承认,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在现代化程度方面仍然差异较大,而要缩小这一差距,单纯靠机械装备、技术、管理方式的改进是难以奏效的,更为关键的因素则在于人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更新。如果培养现代职业农民的工作不能及时跟上,即便农民拥有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硬件,也难以产生有效的生产力。这也正是本期话题讨论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之所在。
那么,现代职业农民应具备哪些重要素质呢?顾名思义,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具体而言,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方面。只有实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