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也疯狂——“中国茶叶概念股”背后的资本游戏
发布时间 2009-05-19 浏览 30389 次
饮品类,只有赋予历史和文化效应才拥有炒市的基础。"刘亦明说。

人为推动之下,2005年国内普洱概念由南至北进入媒体炒作期,推进公众视野。普洱的养生功效被无限放大,其"越陈越香"的收藏价值被炒至巅峰,成为藏家眼里"可以喝的古董"。

"单就我所熟悉的一个台商炒家团,仅在随后两年的普洱概念包装期的推广投入就超过了2亿(人民币)。"刘亦明说。

博傻定律

开盘价、出仓等股市术语,在当下普洱茶市不绝于耳。侧面反映强势资本介入云茶产业后,其运作模式的变节与错位,也是普洱茶短时间内翻倍涨的原因之一。

整个环节中的操作模式基本与股市相仿:普洱最初的大批量扫货成本较低,货源分散,初期不易引起市场反应,如同股市上的底部吸筹阶段;原始囤货完成,利用媒体推广和大量专家进一步造成了市场供应上的单边效应,以便进入机构控盘以及价格拉升的阶段;在追涨不追跌的资本市场中,迅速上扬的价格又推动更多的小炒家开始进入——成为了最后的接盘者。

"早在今年3月我就清仓了,因为知道这轮普洱的价格已被炒至顶峰,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