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也疯狂——“中国茶叶概念股”背后的资本游戏
发布时间 2009-05-19 浏览 30386 次
货首先以期房的概念向广州的代理商售出一半,价格基本为成本价的一倍,虽只在形式保证了一半的出货量,但已赚回全部的成本,属于第一笔大宗保底销售,随后按合同预订的周期分批供货;剩下的一大半则到北京接受所谓"内部提前认购",1吨茶的单价最低也在10万元左右——这也意味着一提普洱茶的价格至少在250元以上,作为第二波批发的清仓销售;剩下的一部分好茶则留在手里,七饼一提以数千元不等的价格卖出,作为第三波的高端长线零售。

这款今年才正式上市的"5"字打头的经典回顾产品的最高价格出现在去年10月,卖到了4200元一提,即使如今价格下跌的大背景下,也可以卖到700到800元一提。

此外,炒家和经销商们还经常主动到批零市场进行"二度扫货","囤积惜售",恶意造成普洱供不应求的局面。炒新茶,抬旧茶,促使普洱价格一路飘红,到一定价位时家会放出一部分货,然后再扫货、惜售。如此循环反复,直至价位顶点时,才出货、斩仓。

一些一级代理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更常以"白条"的形式将尚未生产出来的茶叶卖给下级经销商。而下级经销商又如法炮制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